
徐華龍信奉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從商之路,他走得異常順利。記者詹松攝
拉鏈只是衣服上不太起眼的一個配件,但8年前,一位法學學士放棄了法院的鐵飯碗,帶著夢想投身這個“不起眼”的行業。從批發商到代理商,再到創辦工廠、兼并大廠,做起外貿……8年間,他一步一個腳印,在拉鏈行業步步領先。
他的工廠如今成為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拉鏈廠,產品遠銷海外,他也成為省內第一個開寶馬車的拉鏈商。
他年僅32歲,現任武漢華龍拉鏈廠、鄂州市華順拉鏈廠總經理,被同行譽為“拉鏈大王”。他就是徐華龍。
1 接手父親“小生意” 法學學士賣拉鏈
徐華龍出生在應城一個商人之家。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到漢正街經營拉鏈和小商品。
1997年,徐華龍從中南政法大學(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成績優異,順利進入漢口一家法院工作。就在他將要成為一名法官之時,家里“出事了”——由于競爭日益激烈,加上缺少人手,父親的生意嚴重下滑,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在家人極力勸說下,徐華龍辭職回家,接手了父親的生意。
父親交給他的,是漢正街上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鋪,里面雜亂無章地堆放著花花綠綠的裝拉鏈的編織袋。
“店鋪沒有好環境,怎么吸引別人來買我們的拉鏈呢?”從接手的第一天開始,他就著手“整柜臺”。他和店里的伙計一起動手,剪開編織袋,把這些拉鏈按顏色和材質分類,整整齊齊地擺在店里。為了給來進貨的客人一個好印象,他在小店里裝上了空調。此后,來進貨的很多老板被這里的井井有條所吸引,徐家小店是“拉鏈超級自選廳”的名聲也在客戶間傳開。
2 誠意爭來“2分錢” 成了同行“供貨商”
接手初期,小店日銷售量約4000條,只是大多同行的1/5,價格上也沒有什么優勢,這一度令他十分苦惱。一天傍晚,一位香港老板打電話找他父親催要貨款,由于父親不在,他接聽了這個電話。他將店里的資金和銷售情況如實地告訴了那位老板,并請求寬限一些時間。對方被他的誠意感動,不僅同意延期收款,還答應把每條拉鏈的進價降2分錢。這樣一來,別人1角5分才能拿到的拉鏈,徐華龍只要1角3分。
“爸,幾天之內,我可以讓我們的拉鏈銷售量成倍上升!”還不知情的父親,一回家就被他這句話給嚇著了,還以為是他因為銷量上不去給急壞了,口出胡言。
同行的拉鏈大多是從浙江義烏進貨。徐華龍挨家挨戶地上門說服同行。看到足不出戶就能以每條低2分錢的價錢拿到貨,很多同行干脆直接來找他進貨。他的銷售量也迅速增長到了每天2萬條,最高記錄曾達到每天9.7萬條。
3 騎摩托“跑贏”同行 捧得獨家代理權
“沒有獨家代理權,我們賣得再多還是有點吃虧。”在銷售量創出“奇跡”的時候,徐華龍出奇的冷靜。1998年,他所代理的拉鏈生產質量有所下滑,他決定另謀出路,他把眼光放在了爭取某知名品牌拉鏈湖北獨家代理上面。
徐華龍了解到,他的一位同行也在極力爭取。為了取得總公司的信任,他獨自坐上南下的火車,到總公司直接與老板談訂單。那位老板決定,讓徐華龍和另一位經銷商比賽—半年內,誰的業績好,就把湖北的獨家代理權給誰。
為了迅速地拓展市場,徐華龍和幾名業務員都騎上了摩托車,一家一家地拜訪漢派服裝企業,經常是頂著烈日跑一天。家里人非常心疼他,可他卻把這當做一件快活事,還經常和業務員比誰的皮膚曬得黑。
在推銷拉鏈的同時,他獨辟蹊徑地接起了拉鏈改制、服裝輔料加工的活兒。天道酬勤,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的累計銷售量就高達180萬條,是對手的3倍多。鼎盛時期,他的銷售不按條計算,開始用”包“(一包有近2萬條拉鏈)計算了。看到這個業績,總公司爽快地與他簽訂了獨家代理的協議。
徐華龍的生意越做越順。一年后,他幫父親還清了所有債務。
4 辦自己的拉鏈廠 內銷外貿兩相宜
拉鏈生意,不論做批發還是做代理,利潤都有限。到2001年,隨著經營戶逐步增多,拉鏈市場利潤縮水,徐華龍干脆招兵買馬,投資近百萬元,在漢正街辦起了自己的拉鏈廠。
身為總經理的徐華龍一邊抓生產管理,一邊親自搞銷售。憑借以前良好的客戶關系,徐華龍把自己生產的拉鏈不僅賣給了一些漢派服裝企業,還賣給了漢正街的拉鏈批發戶。一年后,他的廠子走向正軌。
徐華龍沒有滿足現狀。為擴大銷量,他又在利濟路租了間寫字樓,專門做外貿生意。由于“套路”不熟,做外銷的第一年還略有虧損。但他堅定地認為,拉鏈的銷路要保持穩定增長,一定要兩條腿走路,外銷絕不能丟。
經過奮力開拓,外銷渠道終于全面鋪開,他代理的拉鏈銷往中東、歐洲和南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5 不甘只當小配角 兼并大型拉鏈廠
2003年,羽翼已豐的徐華龍果斷出手,兼并了鄂州市一家大型拉鏈廠,形成了集拉鏈織造、染整、排米到成品制造一條龍的產業鏈,還填補了中南地區拉鏈制造行業的空白。
他還主動到老家招工,并幫助他們辦起了十多家小拉鏈廠。在他的努力下,有一萬多人在全國各地從事拉鏈生產、經營。
在拉鏈行業中,讓徐華龍出名的不只是他業內領先的業績,還有他那輛價值70萬元的藍色寶馬車,他是湖北拉鏈老板中第一個開“寶馬”的。
“雖然拉鏈只是衣服上一個不太起眼的配件,但做拉鏈行業一定不能甘當配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徐華龍始終強調這一點。下一步,他想繼續壯大自己的企業,讓自己的拉鏈廠成為湖北拉鏈企業的領跑者。
徐華龍的成功論 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很多同行看來,徐華龍這一路走來非常順利。在和記者的交談中,他也坦言,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非常順利。
他說,這個時代不允許有失敗,以前可能很多人常用“失敗是成功之母”來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但現在的商場如同戰場,一個小小的失敗可能會使整個戰線潰敗。“我信奉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斷地努力,保持著良好的競技狀態,才能始終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徐華龍的學習觀 重學習輕文憑
徐華龍辦公室里有一個大大的書架,里面放滿了書,有管理的,有法律的,還有文學的。他的辦公桌上,放著2005年管理方面最熱的一本書《贏在執行》。他說,工作之余,他很喜歡看書學習。
做拉鏈廠,經營企業,他接觸的同行和商務伙伴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工作之余去參加武漢大學商學院的總裁班、高級經理班培訓,希望可以拿到文憑,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徐華龍說,在朋友的鼓動下,他也去聽過很多次,但是他一直沒有打算拿文憑,他說,并不是心疼錢,而是擔心學歷過高,會跟同行產生“隔閡”,況且商業更多靠的是實戰,很多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他認為以他的能力,自學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完全夠了,沒有必要為了文憑去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