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鄂東積蓄實力
1993年,供銷社體系面臨改制,林武彬辛苦建立的銷售網土崩瓦解。他想到要變行商為坐商,建立自己的商行。有同鄉拉他到武漢來開店,可他擔心,突然闖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風險太大。于是,他選擇“農村包圍城市”,來到鄂東浠水縣,租下一間80平米店鋪,取名景生商行,主營燈飾和小電器。
初扎營壘,既新鮮也有危機感,做事尤其認真,總想搞點新花樣。當地一些百貨店出售的電水壺只管賣不管修,景生商行卻提出免費維修。很快在浠水有了點名氣。
當時,一些知名家電品牌只向武漢等大城市市場供貨,拒絕發展二級市場代理,林武彬只能到武漢的家電賣場進貨,價高利低。他曾向美的湖北總代理提出合作,可對方一聽到他在浠水市場,立刻一口拒絕。但他沒有放棄,四處尋找切入機會。得知萬寶的湖北總代理也是廣東老鄉,便想辦法套近乎。老鄉答應幫忙,撥出10萬元的代理產品配額給他。
這下,景生商行的電扇在浠水價格最低,當地老商店也改到這里拿貨。10萬元的電扇很快賣光。佳績出人意料,萬寶將鄂東總代理交與林武彬。隨后,美的方面也點了頭。
郵件營銷敲開武漢市場
2000年開始,各地房地產開始升溫,輕裝修重裝飾成為裝飾業的潮流。林武彬覺得其間商機較大,遂在深圳開辦廣東景生藝術品裝飾公司,根據客戶需要設計各種飾品模具,做瓷器、木雕等。
為進入武漢,林武彬暗暗調查了3年。他研究武漢裝飾消費的趨勢,家裝總消費5萬元、8萬元的房子多起來,工藝裝飾品有了市場,便決定進入。
這個行當尚屬前沿產業,因略帶“奢侈性”,很多人不熟悉產品,商家想盡心思。上海甚至有人開設情調十足的咖啡館,邊賣咖啡邊銷售裝飾品。林武彬知道,休閑消費的主力是年輕人,而他要切入有錢人的市場。2004年11月,他選定商氣旺盛的順道街,創辦武漢景生藝術品裝飾中心。
在賣場內,記者看到,屏風、酒柜等木制家具古色古香,原木畫、木雕、水車、花藝擺件等,都顯得頗具靈氣。但“有錢人”起初并不賞識它們,景生前半年一直虧損。
同行點撥他,高檔裝修的設計師是通向有購買力人群的橋梁。他也了解到,設計師常常在網上找靈感,而一些工藝裝飾的精品、新品,為防止仿造,賣半年后才能上網。
林武彬費盡心思,把大裝飾公司主力設計師的郵箱號碼弄到手,在標題中寫上幾句“勾”人眼球的話,邀請他們對他提出的論題或者產品進行討論。郵件發出去,很多設計師感興趣,只要對方一回郵件,林武彬立刻趁勢而上。
一年多來,林武彬公司集中了不少設計師(第一駕馬車),但他也覺得,耗費時間太多,人的穩定性不夠。業務員、設計師的工作變動,以及將來對手的挖角,都會帶來不少損失。他認為不能把產品交給單一渠道,要努力構架“三駕馬車”穩定銷售。
基于自己的成長經驗,他很注重二級市場(第二駕馬車)。武漢周邊城市設計師知識相對缺乏,但求知欲強,也很好打交道,而當地市場潛力并不亞于武漢。現在,二級市場對銷售貢獻度很大。“他們的存在,也能打壓武漢一些設計師的‘驕氣’。”林武彬微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