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和節日再次聯系到了一起。去年以來,節日天價產品普遍遭到質疑———天價月餅被嗤之以鼻,天價年夜飯無人問津。現在,天價情人節再次光臨,盡管人們還在抱著同樣的質疑,但這次商家的底氣卻足得很真實:北京香格里拉斷言“不怕沒有人預訂”、上海18萬的豪華郵輪宴也聲言,“肯定會有高端客戶來搶訂”。掐指一算,十幾萬的年夜飯全家人分享,比起兩人共享的情人宴來說,倒顯得實惠了。
遠道而來的情人節,如今成了中國最貴的節日。談起元宵節,酒店的人皺眉:賣元宵能掙幾個錢?除非一個元宵200元,否則人力成本都回不來;提起除夕,商場的人搖頭:除夕都在家團聚,誰出來逛街?提起中秋,廠商越來越郁悶,靠包裝發財的年代已經過去了。而提起情人節,人們都笑了:這個從西方來的節日,帶著送禮的風俗;這個二人世界的節日,戴著愛情的帽子,真愛有多貴,情人節就有多貴,年輕的富豪越多,這個金礦就越大。
商家的這筆賬算對了。自古以來,為愛情一擲千金,不但容易得到人們的同情,有時甚至會被傳為美談。所以,一位商業人士憑著多年經驗坦言:情人節和圣誕節是市場掘金的兩個絕佳時機,而情人節更需要“撐場面”,讓高端客戶掏腰包時機絕佳。
更有商家表示,情人節市場在中國的推廣,80%是來自女性的力量,為了滿足對于浪漫和虛榮的需求,就會忘記性價比這件事。“雙贏”的結局,也就由此形成。
情人節為什么這么“貴”?一位營銷界專家的分析也頗有道理,情人節往往都在春節左右,這時候是一年里中國人是最有錢的時候,甚至有用壓歲錢的,連學生過情人節也有了資金基礎。這個策劃使商家大獲成功,情人節大賺一筆的商機也得以延續下來。而“情侶產業”也被業界認為前景廣闊,并與創意產業有很多可聯系之處,二者相結合,“情人節”經濟轉化成生產力并非難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