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 C CTRL V將不再是“免費午餐”
去年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11號文件和29號文件,讓創投界切切實實經歷了一次心理震憾。而日前又有消息傳出,信息產業部正在考慮擬訂一項政策:互聯網采用報紙等媒體的新聞稿件要支付相關費用。這無疑等于給創投商們的傳統陣地扔了一顆炸彈。面對來自監管部門的“倒春寒”,創投商對互聯網領域的盈利預期和投資熱情會不會降低?
感受政策“倒春寒”
日前,有消息表明,信息產業部可能出臺有關規定,即互聯網采用報紙等媒體的新聞稿件需要向后者支付費用。對于這項互聯網的“利空”消息,一位創投人士感慨地說,“政策風險確實存在,它現在是創業投資的諸多重要風險之一”。
似乎與信息產業部的政策動向相呼應,互聯網近日還接到了媒體下達的戰書。今年1月份,39家報業集團的老總齊聚廣州,建立“內容聯盟”,共同制定向網絡媒體提供新聞內容的定價規范。據了解,聯盟將爭取在2006年內建立一個新的定價機制,集體向門戶網站們收費。這位創投商表示,目前信息產業部擬議中的“互聯網付費”政策,其主要目的可能是維護報紙等媒體的權益,但它產生的結果——互聯網的運營成本上升——卻直接導致創投商投資互聯網的成本加大。 目前我國創投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政策面的大力支持。但有些政策的溢出效應,使創投業承受了“殃及池魚”的風險。
他補充道,“互聯網付費”一旦實施,可能會給創投業帶來一定影響。但總體來說,不會降低創投的投資熱情。因為,70%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在30歲以下,60%是未婚,30%左右具有大學學歷,注定了中國互聯網用戶對信息、知識的需求非常活躍,對交友、網上社區的需求亦有非常大的渴望。互聯網付費這一事件的影響遠遠小于互聯網巨大市場需求帶來的利潤增長空間,因此,創投仍將下注互聯網。
但他同時認為,互聯網的繁榮對創投商是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市場機遇,另一方面先行一步的創投商對后來者形成壓力,比如電子商務方面的阿里巴巴和在線娛樂領域的盛大網絡。因此,一種可能的結果是,新來的公司很快被扼殺,市場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 當然,技術的創新和新市場的開拓是沒有窮盡的,新出現的小公司如果能取得技術突破或者適應了新的市場需求,未必沒有機會。
VC:初衷不改互聯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創投商對互聯網的熱度不減,它仍將是2006年的投資重點之一,IPTV、VOIP、電子雜志、互動交友、3G門戶、電子商務等領域盈利增長點。
一家創投機構認為,互聯網具備吸引創業投資的重要特點。首先,互聯網是和國內眾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密切相關的。無論短信還是在線娛樂,其取勝的關鍵都是低廉的資費水平和龐大的用戶群;其次,互聯網與消費結構變革的趨勢相關。當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人們的消費能力不但大大增長,消費結構也更偏重享受和娛樂。目前在線娛樂的發展就印證了這一點;第三,互聯網和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優勢領域相關,比如消費電子和中間服務,以及其上下游;最后,新的技術平臺在傳統產業之上的應用,放大后者的規模,提高運行效益,也可能催生新的增長點。
聯想投資也認為,2006年主要投資重點仍然是大IT產業,當前的5個主題包括互聯網產品、無線增值、外包包括軟件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IC集成電路設計與關鍵元器件、數字媒體。根據目前市場的脈絡來看,戰略發展方向會越來越偏重于應用與服務,雖然也會做一些基礎設施的投資,但在中國,現在的基礎設施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應用與服務應該會更有希望。
創業投資家表示,中國互聯網的特殊還表現在以手機為中心。中國的手機用戶是電腦用戶的3、6倍,無線增值業務在去年一年當中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帶來的收入大概7億到8億美元,是在線游戲的兩倍、在線廣告的三倍。手機與互聯網結合的移動互聯網正在受到極大的關注。
而日前已有創投商采取實際行動,向互聯網發起沖鋒。2月15日,一家名為啟明創投的互聯網風險投資公司宣布成立,并宣稱未來4年將在中國共投資2億美元,平均每年5000萬美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