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的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可謂硝煙彌漫,戰火紛飛:阿里巴巴收購雅虎、ebay攜巨資收購易趣、新浪成立合資C2C公司一拍、日本網絡零售商樂天Rakuten入股攜程網并送攜程海外上市、騰訊涉足電子商務、中國搜索收購“繽紛購物”、亞馬遜收購卓越網、中商網購物門戶開張、搜易得卷土重來……這一個個標志性事件,這些在網絡和傳統媒體上不時閃現的電子商務公司的身影,都昭示中國的電子商務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電子商務的盛行,勢必引起一場企業商業模式的革命。面對如此巨大的變革,中國的電子商務在激烈的競爭中,將如何應變呢?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里,在一場由縱橫合力主辦的“電子商務——引爆企業革命”論壇里,電子商務界精英云聚一堂,就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瓶頸和解決方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不管從世界領域還是中國領域來說,電子商務都是一個很大發展方向!辟惖项檰栠t聰冰對于我國的電子商務前景非常看好。在05年時候,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七千四百億規模,世界是四萬兩千一百億美金,我們網民占世界網民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們電子商務規模卻不到2%。中國中小企業大概有3000多萬,但是真正使用電子商務進行營銷和推廣的企業不足10%。通過這兩個數字,可以發現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空間非常廣大。
但是在看好行業前景的同時遲聰冰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目前電子商務在中國是處于初級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由于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的特殊性,并沒有從傳統企業里面繼承特別多的經驗,在產業成長過程當中,面臨很多瓶頸,就目前來講,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有三個瓶頸:一個是支付、一個是物流、還有一個就是信用!睂Υ怂硎荆瑥闹Ц稄募夹g角度上來說,瓶頸作用并不是很明顯,但是依然很多人認為支付的發展達不到電子商務的支持作用,它最大原因是與信用體系不完善相關的。
對于電子商務致命的這三大瓶頸, 互聯網基礎研究部研究員王楠表示,通過對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支付的安全性始終是關注度最高的,而這背后的原因就是信用的缺失,這跟信用體系不完善有關。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我國信用制度建設晚于市場經濟建設,相關法律法規也并不健全。截止目前,我國尚無一部關于信用制度的法律文件,除國家經貿委1999年發布的《關于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外,沒有任何關于信用制度的部門規章。因此我國剛剛起步的信用制度建設制約著網上支付的發展,也影響了網上支付行業的發展模式。正因為國內這種不完善的信用、風險監督機制,導致我國網上支付交易的大部分風險必須由網上支付網關獨立承擔。
他表示,由于我們對網上支付信用風險監控與防范手段落后,對失信者懲戒力度薄弱,導致信用秩序混亂,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信息不對稱性進行商業欺詐的現象將日益增多。當前我國電子商務信用要過五大關:商業信用、銀行信用、系統(設備和網絡)信用、社會信用、司法信用。為了改善信用危機對網上支付的負面影響,第三方支付網關需要通過模式創新來應對中國信用體系不足的現狀。而在現有狀況下推廣和普及電子商務,必須是以政府為背景跨部門的管理,包括銀行、工商管理、公安、稅務等部門的協同作戰,才能使交易雙方在政府信用作為背景的基礎上建立起對電子商務的信心。
“除了支付、物流、信用之外,阻礙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還有一個瓶頸就是人才的缺乏”。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職業鑒定指導中心的姚歆在演講時指出,目前很多企業不知道如何應用電子商務的知識,中國電子商務的人才缺乏。
截止至05年,教育部已經批準275所學校開辦了電子商務專業,從02年以來,有很多學生感覺到電子商務課程涉及跟電子商務的實踐有很大的脫節,正因為如此,電子商務學生也是很盲目,因為他們一畢業就失業。據調查,42.9%電子商務非畢業生表示,他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很難找到工作。因為電子商務不是一個崗位,但是很多人認為是崗位,所以找不到這一個崗位。就目前來講現在存在三個問題:一、師資非常的缺乏;第二,培養方向模糊;第三,課程設置缺乏。雖然我們在2005年起開展了CCEBS的考試,今年2月份,國家人事部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將我們納入了人事系統的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和信息產業部的體系。但在人才瓶頸問題上,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一一解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