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方法無價 創新無限
“人類已經走過了漁獵經濟時代、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到達知識經濟時代,我預言,很快將進入創新經濟時代。方法無價,創新無限。創新既創造了人類的昨天和今天,也必將創造人類的明天,創新一定會成為改變和影響未來世界的市場需求與供應的決定性力量。”
“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用15年時間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黨中央、國務院在2006年1月9日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發出的偉大號召。2月10日,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這是一個創新的春天。最近,記者帶著“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創新者的必備素質?”和“什么是創新?”、“為什么創新?”、“怎么才能創新?”、“創新對未來世界的影響?”等問題,專門采訪了“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創立者、著名創新學家郎加明教授。
記者:通過在首都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查閱書籍、報紙和雜志,并用Google、百度、Yahoo搜索各相關網站發現,您確實是我國最早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著名學者兼企業家之一。郎教授,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去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
郎加明:這件事說來話長!我的家鄉在雁門雄關與五臺山麓之間的滹沱河畔,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佛教圣地和晉商搖籃,也是一個百鳥爭鳴、魚翔水底、蘆葦搖曳的生態河川。受曾遠赴蒙古、俄羅斯、伊朗、日本等國經商的祖父影響,以及家鄉濃厚的大自然和人文氣息的熏陶,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科技、軍事、哲學、經濟和文化,是一個記憶力好、想象力強的人。上中學時就制成過礦石收音機、原水過濾器。1969年11月參軍到那時屬軍隊建制的中國民航首都機場從事航空油料工作后,當班組長和技術員時,曾搞成功氣壓發油裝置、溢油自動報警器;當主任和副處長、副經理時,創造“生產作業活分活值激勵制”,發明“局部安全空間帶油焊接輸油管道工藝”,編導《飛機加油標準化作業流程》錄像片,發表《航空港有效工時利用率和定員排班計算方法》論文,并總策劃“航空港飛機自動化加油系統模型”參加1991年首屆全國工業科技進步展覽……在不斷的技術和管理創新實踐中,我越來越發現:創新思維是創新及高智慧的噴泉!只有研究透創新思維方法,才能“一通百通”,真正搶占各領域創新的制高點!
記者:軍事科學上有“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制電磁權”、“制信息權”之說。您是不是說:社會發展及經濟增長的根本源泉是創新,而掌握了創新思維方法就是掌握了“制創新權”?
郎加明:從某種意義上看,確實是這樣!所以有人說,世界上最高級的創新是創新方法的創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前15年的戰士、班長、統計員、組長、學員、排長、技術員、干事、秘書和主任、副處長、副經理等第一線職業生涯沒有白過,這些難得的“視窗”使我清晰而深刻地洞察到:“一國貧富源于創新的貧富”、“企業決勝在創新,軍隊決勝在創新,國家決勝在創新”、“創新者是企業的青春,創新者是軍隊的青春,創新者是國家的青春”和“創新就是生產力,創新就是戰斗力,創新就是競爭力”。于是,自1984年5月起,我便開始進行創立“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的研究,即為奪取一種屬于中國人自主創新的“制創新權”的知識產權而長期征戰!
記者:研究“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的過程一定很艱辛吧?
郎加明:真是一言難盡!主要是碰到三個問題:一是那時候查閱和檢索相關資料難,特別是了解不到國際上最前沿的學術動態;二是為此需要自學和研讀大量的書籍、報刊,特別是軍事理論及戰例、經濟學及案例、科學技術史、情報信息學、謀略學、策劃學、生物學、建筑學、美學、人物傳記等;三是當時國家及企業尚缺乏創新文化氛圍,不容忍失敗,有的地方甚至發生“槍打出頭鳥”即專門打擊創新者的現象。因此,我作為國企領導者只能上班時夾著尾巴做人拼命工作,而下班后和節假日偷偷地拼命研究,常常是睡夢中突涌靈感即半夜里爬起來寫作。1989年11月,在國防科技工業部門第四次繼續工程教育研討會上,我作了《創新與智力》的大會發言,并被編入1990年4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探索與實踐》論文集。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對創新及“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的初步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有“創新的靈魂是創新思維”和“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離開了創新,就不可能振興、進步和繁榮。創新,將人類不斷推向新的黎明”。同時預言:“21世紀的競爭將是人的創新能力的競爭”。
記者:出席這次重要會議后,特別是當您的著作《創新的奧秘——創造新的世界與金三極思維法》1993年8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后,還需要繼續當“地下工作者”或遇到過什么麻煩嗎?
郎加明:的確,《創新的奧秘——創造新的世界與金三極思維法》(34.7萬字)的出版,是我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和轉折點——一方面因在世界上首創“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破繭化蝶”,我先后被國家科學技術部、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評審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專門人才”及授予“全國自學成才者”榮譽稱號;被中國創造學會授予“中國創造學成就獎”。另一方面,我也從此被個別人蓄意打擊。不過,我畢竟是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高級工程師,教授,曾14年任中航油華北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和中航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現任中航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并為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創造學會理事、中國軟科學研究會會員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人事部人事與人才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的人,心理素質還是非常堅強而穩定的。
記者:“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的基本架構是什么?
郎加明:“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是我在不斷地探索和原創一系列核心概念,進行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即對“創新”的深入“解碼”過程中,逐步構建燦然成形的。它的基本架構是:創新——創新者——創新者的才智支援系統(知識、技能、智力)和非才智支援系統(品德、膽魄、毅力)——創新者的思路——發現式金三極思維創新和發明式金三極思維創新。其中,發現式金三極思維創新為新奇極現象思維創新、重復極現象思維創新、密集極現象思維創新;發明式金三極思維創新為原極思維創新(再創)、對極思維創新(原創)、合極思維創新(合創)和極間思維創新、極鏈思維創新、極圈思維創新。在“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中,“極”是一個樞紐性概念!皹O”是指在一定時空、條件或領域中,任一具有突顯性、獨立性、價值性、系統性和完整性的事物或現象。無疑,“極”是存在“有形極”與“無形極”和“實體極”與“虛擬極”之分的。
記者:郎教授,據了解,自《創新的奧秘——創造新的世界與金三極思維法》出版發行后,因其觀點和方法可被廣泛地應用于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領域,所以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創新學上的一道分水嶺。對此,您究竟怎么看?
郎加明:“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的創立,是我多年來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和積累各種知識尤其是思維科學知識的研究成果,是一名“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創新者的心血結珠!秳撔碌膴W秘——創造新的世界與金三極思維法》于1993年出版及《創新與智力》于1989年發表,必然會引起各界的強烈反響——須知此前,中國人對一切創新及創新思維的慣稱是:“計策”、“策略”、“謀略”或“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發明”、“創造”等。即使到1999年,還有些人把“創新”簡狹地等同于僅是“技術創新”呢!而尚未意識到人們在各領域的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工藝創新、營銷創新、金融創新、機制創新、設計創新、烹飪創新、教學創新、醫療創新、競技創新、環境創新、旅游創新、法律創新、文化創新、戰法創新、觀念創新、理論創新……也都是一種創新及創新思維啊!
記者:特色是最有效的名片!眾所周知,您不僅是“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的原創者,而且還首創提出我國應立法設立“國家創新節”的創意,以及獨創提出創新和發展經濟的一種嶄新思維——“新極經濟圈”理論。您能不能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方面的情況?
郎加明:創新分為發現式創新和發明式創新兩種類型。我認為,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以創新能力為內核的知識產權的競爭。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隱形較量。在前述諸多的創新中,其實最重要的創新不是別的,而是以科技創新、形象創新為涵核在縱向上的概念創新(如法國學者戈特曼提出的“都市圈”概念、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競爭力”概念等)和橫向上的領域創新(如IT行業及其價值鏈上的網絡游戲制作業、彩鈴制作業、動漫畫制作業、虛擬唱片業等)。對于這一點,僅從中國軟科學界近20多年來人們常說的“八大國產思維精品”,即張光鑒的相似論、王通訊的人才學、史豐收的速算法、鄧聚龍的灰色系統、蔡文的可拓學、郎加明的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王晨霞的掌紋醫學、沈偉光的信息戰理論等的創立情況來看,便已充分顯示了這一規律!所以,我的“三項創新”的動機——1993年原創“金三極創新思維法”體系、1998年首創“國家創新節”概念、2001年獨創“新極經濟圈”理論,均是為了使中國人擁有更多在學術上有影響、在世界上有地位的自主知識產權,亦即知識經濟時代“軟實力”的創新話語權。像經濟界“一流的企業賣思想,二流的企業賣標準,三流的企業賣品牌,四流的企業賣產品,五流的企業賣勞務”的金字塔圖景,在其他領域應絕對引為借鑒。
記者:比如,您在本企業是如何運用創新思維理論去進行生產經營和改革創新的?
郎加明:我是“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的創立者,在任總經理時,自然本企業也是第一受益者。根據我多年研究:“在軍事領域,創造一事物總體格局中的局部優勢,是作戰指揮中以弱勝強逐漸轉變為全譜優勢的精髓;在經濟領域,發現兩事物相對態勢中的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中以小搏大逐漸轉變為競爭優勢的靈魂!庇么,在中航油股份公司時,我以“總體籌劃,目標管理;控制成本,極限經營”為方略,堅持每年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有限資源非對稱和杠桿性地去創造“群島式”的各個局部優勢,“積小極為大極,積子極為太極”,形成加乘效應,在生產經營上迅速建立起10個基礎支持體系、進行了14個方面的改革和成功實踐10項特色管理方法,從而取得名列前茅的經營業績,使公司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榮譽稱號;到中航油進出口公司后,我以“圍繞中航油,走出中航油,壯大中航油”為方略,認真研掘國家及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不同的比較優勢,密切關注“客戶、競爭和變化”,堅定地走“代理+經銷+實體”之路,積極代理進口航油,大力拓展非航油進出口業務,實現公司加入美中貿易發展協會和代理中航愛思德、成都思泰科技、日本佳耐美電氣等公司產品的目標,并與法國STM設備公司和美國LC液控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以更多地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收益、為企業創造實力、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財富。
記者:日本著名學者川上正光說:“獨創能力是國家興亡的關鍵所在!泵绹茖W家溫斯頓·E·科克也說:“高水平的創造力是一項巨大的財富!蹦壳,中國仍然是“人口大國”,還遠不是“人才強國”。那么,請問郎教授,怎樣才能使一個人成為創新人才亦即創新者呢?
郎加明: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擁有一定的創新天賦。但是,人有聰明、精明、高明和英明四層級之分,其精魂是創新思維或曰智慧水平的高低。而智慧有三種類型:以方法為基核的智慧;以知識(技能)為基核的智慧;以方法與知識(技能)相結合為基核的智慧。創新思維是人類永遠怒放的鮮花,創新思維是人類永遠最稀缺的資源!我高興地看到:“創新”已成為當今中國的高頻詞和流行色,連在“超級女聲”比賽、《千手觀音》舞蹈中,均不難發現創新思維的倩影,真是:“創新——人間的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古今中外凡經典和傳奇,大多是創新者創新思維的杰作!從一定意義上說,創新與成功幾乎是同義詞。創新者是“有我就是不一樣”以創新經緯人生的人,其特征是具有品德好、才智高、膽魄大、毅力強的綜合素質。若要列一個公式,則可為:
創新(成功)=目標+知識(技能)×方法+行動
這個公式反映了創新者的奮斗目標與其才智支援系統和非才智支援系統的復合關系。式中:目標,是指正確的目標。在創新中,第一位的是應擇定正確的目標;知識(技能),是指必要的知識(技能)。人的知識(技能)可不是越多越好,“上山何必扛著船”,太多的知識(技能)反而會妨礙創新;方法,是指科學的方法。1957年,前蘇聯為什么能在世界上第一個將人造衛星送上天,并不是當時美國的火箭科技水平就比蘇聯低,而是由于蘇聯總設計師先想到了把一個大火箭改為上下兩級串聯、最下級則用20個發動機并聯的方法,以同樣的知識原理和設備手段,使火箭起始的動力和速度大為增加足以擺脫地心引力,但美國人卻因方法落后痛失領先權。由此可見,方法的杠桿性作用是何等的巨大而重要!所以,對于方法必須用乘號;行動,是指堅毅的行動!爸\定后動”,創新是智者加勇士的行為,行動只能排在最后邊。
記者:郎教授,您構想的這個創新(成功)公式極具創新價值,一定會對我國創新者群體的崛起和各行各業的創新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最后,我想再提一個問題是:“創新對未來世界的影響有多大?”
郎加明:人類已經走過了漁獵經濟時代、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到達知識經濟時代,我預言,很快將進入創新經濟時代。方法無價,創新無限。創新既創造了人類的昨天和今天,也必將創造人類的明天,創新一定會成為改變和影響未來世界的市場需求與供應的決定性力量。實力決定一切,科學而和諧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平膛d國,創新立國。盲目地跟在別人后面走,是既沒出息,也沒出路的!創新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靈魂。中國若想在世界上永唱青春之歌,就應“創興”即“以創而興”,大力創建國家創新生態系統及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對此,“國家興旺,匹夫有責”,每個創新者及有志于創新者均宜銘記第12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競賽“讓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讓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讓我用我的創新能力把居住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著名誓言,創新報國,高揚華魂,為建設學習型中國、數字型中國、創新型中國貢獻我們最大的力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