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草根”網絡成新寵
浙江“草根”網絡,正成為風險資本的新寵兒。
日前,一場在杭州舉行的“投資與創業沙龍”,幾乎成為“草根”網絡和風險投資(VC)的“相親大會”:70多家浙江中小網絡企業代表坐了滿滿一屋,還有不少未被邀請的企業聞風而來。不等組織者“開場白”,網絡代表就和投資機構對上了眼。沙龍組織者項建標不由感慨:“沒想到這么火爆!”
“草根”蓬勃
作為杭州青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項建標清楚記得,去年舉辦第一屆“投資與創業沙龍”時,網絡企業應者寥寥,風險投資機構更是屈指可數。誰知半年不到,第二屆沙龍就完全是“冰火兩重天”。而且第二天,項建標還被朋友拉去參加一個活動,與20多個網絡CEO會面。“短短兩天,我就見了100多家浙江‘草根’網絡!這是什么概念?”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網絡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一位業內人士如此比喻。事實上,隨著博客、閃客和播客等詞匯日益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基于web2.0的互聯網激發了人們的無限熱情。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每幾分鐘就有一家新網站誕生,中文網站已達60多萬個。而在浙江,有了阿里巴巴的成功,有了浙商的敏銳,許多人士都懷抱這樣的美好愿景:個人網站———天使基金注入———企業網站———風險投資———納斯達克上市。
項建標正是其中之一。他從事傳統行業10多年,去年10月才涉足網絡,推出了中國民間資本網。幾個月過去,網站已經躋身全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最近,他還準備推出基于web2.0的“金庫網”,眼下正在積極籌劃新網站推廣。他說:“從事傳統行業這么久,從沒像今天這樣興奮過!”類似項建標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王萍為了搞一個動漫娛樂網站,甚至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壓了進去,如今正眼巴巴等著風險資本的從天而降。
不僅個人,浙江企業也紛紛“觸網”。浙江萬向集團,旗下萬向通信代理了神州online和破天一劍等網絡游戲;杉杉集團則自己建了一個游戲網———久游網;麗水一家生產木制玩具的企業新云集團,眼下正四處搜尋互聯網項目,希望跳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低增長、低利潤……
3月23日,“2005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項建標粗略數了一下,其中20多家都來自浙江。
“VC”垂青
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合伙人周鴻一曾說:“所有的VC(風險投資)都是紙老虎,因為找不到好項目急得直哭。”如今,一位專家又說,VC發現了龐大的浙江“草根”網站,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欣喜不已。
在“投資與創業沙龍”上,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晨就注意到,有兩三家網站的點子非常不錯,立即與他們交換了名片。現在,他已經收到這些網站發來的商業計劃書,正在研究是否有投資價值。IDG的俞信華也參加了沙龍活動,雖然他覺得沙龍人太多,不適合談項目,但他認為此行收獲頗豐,認識了很多人,有利于今后開展對浙江“草根”網絡的調查。
為何VC如此青睞有加?專家分析認為,在浙江“草根”網絡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經濟所獨有的特性———低成本、小受眾、渠道扁平、貼近資金鏈和消費者。
或許正因為如此,風險投資不惜放出長線。2003年,寧波某著名民營企業投資2400萬元建了一個網絡游戲公司,第二年,初始投資就“燒”光殆盡,美國凱雷集團等三家國際知名風險投資機構隨即投入900萬美元,到第三年年初,該網游公司的錢又所剩無幾,但日本軟銀先投資了500萬美元,后又買進其30%多的股份。目前,網絡公司正在準備上市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在納斯達克或日本東京上市。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一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大會”上,中國食品產業網副總經理李曉峰很自豪:“我們去年的經營業績比三年前增長了50倍,很多風險投資機構都在關注我們。”而與食品產業網同處金華的5173網站,在獲得IDG數百萬美元投資之后,又吸納了美國Walden等四家風險投資。如今,5173網站已成為國內著名的
C2C虛擬交易平臺。
記者了解到,目前僅浙江金華一地,就有千禧100網站和天格網絡等三四家網絡企業正與國際風險投資洽談,預計可引進風險投資3000多萬美元。
“牽手”不易
一方面,是浙江“草根”網站的望眼欲穿,一方面,是風險投資的垂涎欲滴,但是,二者卻并非一拍即合。
郁勝鴻是浙江一家網絡公司的老板,說起風險投資,他有一肚子話要說。兩年前,他為了推廣一個以物流為主要經營方向的網站,拿著商業計劃書去找軟銀和IDG,但都無功而返。事后,他分析認為,可能是這個項目不符合VC的胃口,VC喜歡會員眾多的網站,資本投入后能很快上市,而自己的項目跟實業關聯性較大。
對此,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晨認為,浙江“草根”網絡雖然很火,但它們對于自身發展還沒有很好的認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VC,也不清楚什么時候要VC,他們只是盲目地找VC,這樣既達不到引入外部資本的目的,又浪費了創業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IDG有關人士也認為,很多“草根”網站的創意不足,一味做概念,一些電子商務網站甚至直接拷貝了“阿里巴巴”模式。從創業角度來說,這樣做更容易生存下來,但對于VC來說,新穎的經營模式才是天上掉餡餅的關鍵。周鴻一說:“VC再紙老虎再急,他們會把錢往水里扔嗎?”
IDG的俞信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前不久,他發現了一個很有特點的網站,但他到這家公司實地考察時,卻發現網站已經面目全非了。一問,原來網站經營者在知道他要去之后,立馬找一家公關公司做了很多概念的東西。“其實,真正吸引我們的是有特點的真實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概念。”俞信華不無遺憾地說道。
據了解,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去年在中國談了約200個網絡項目,但最后真正投入的只有幾家。即便如此,浙江“草根”網絡的創辦者依然熱情不減。正如一個人所說的:“互聯網的技術和概念每天都在變化,說不準我明天就是一個‘阿里巴巴’。”
作者:實習生 李志琴 本報記者 譚新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