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動漫市場有多大
一提到動漫,很多人以為就是幾張畫、幾個卡通人物,其實不然。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教授喻文益給動漫產業作出了專業的解釋:動漫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 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2004年,全球數字內容產業產值達2228億美元,與游戲、動畫相關的衍生產品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從全球來看,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那么,中國的動漫市場有多大呢?
統計顯示,中國動漫市場容量至少有1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做保障:我國現有3.67億未成年人,他們都是動漫產業潛在的消費群體。
可是據中國動漫協會預測,2004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僅117億元。到2005年,中國動漫產業也只有180億元的產值。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動漫產業的增速較慢,現在的中國動漫業至少存在800億元的缺口,市場基本處于“慢熱”的開發狀態。
同時,不僅800億元的市場“閑置”,處于未開發狀態,就是這近200億元的現有年產值中,我們的底氣也不足——因為其中接近90%的動漫市場份額被國外動漫產品“侵占”。僅史努比、米老鼠、Kitty貓、皮卡丘和機器貓,每年就從中國市場“奪走”6億元。
在國外動漫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動漫業還能“慢”得住嗎?
中國動漫產業面臨四大難題
喻文益長期研究文化產業問題,并多次參與各地區動漫產業規劃的設計,他對目前中國動漫產業存在的難題有深入的了解。據他介紹,中國動漫產業面臨四大難題,正是這些難題把中國動漫產業拉入了“慢車道”。
1、產業鏈割裂
動漫市場通常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動漫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市場;二是動漫作品的影視播出市場;三是動漫形象的衍生產品,包括游戲、文具、玩具、食品、服裝、日常用品和主題公園。而貫穿其中的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原創生產——在動漫期刊上連載——選擇讀者反饋好的出版發行單行本——改編成動畫——音像制品或游戲產品——衍生產品。但是在中國,目前各個環節基本是斷裂的。作為金字塔底部的漫畫業更是空的:今年4月20日,創刊于1995年的《北京卡通》由于連續虧損宣布休刊,而此前已經有《動畫大王》、《卡通先鋒》、《少年漫畫》等多家漫畫雜志黯然退出了這一舞臺。
由于缺乏漫畫基礎,中國的動漫公司在尋找題材時只得依靠自身力量去揣摩觀眾感興趣的熱點。與此同時,作為制作方的動漫公司、發行方的音像社、播出方的電視臺以及后續的衍生產品開發商,還沒有真正緊密結合起來。電視臺收購幾乎成為收回成本的唯一途徑。此外,管理體制不夠順暢,出版、播出、進口等各個環節各自為政,各管一段,也人為割裂了產業鏈條。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