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族原創品牌缺乏
近年來,中國動漫企業將大量精力用于動漫產品的來料加工,已經成為美國、日本等動漫大國的重要代工基地,替海外加工的動漫作品已經遠遠高出原創動漫的產量。在為他人縫制嫁衣的同時,也失去了創作知名原創品牌的時機,中國動漫與國際動漫間的距離越拉越大。
與國外的優秀動漫產品相比,國產動漫形象不可愛、缺乏幽默夸張感、故事老套,多從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中取材,這些困擾中國動漫界多年的老問題依舊沒有多少改觀。同時,說教味太濃、娛樂性不夠也是阻礙中國動漫原創作品走近大眾、塑造品牌的攔路虎。因此,在人們心中,動漫界尚沒有“中國制造”的概念。
3、高素質人才稀缺
中國動漫有很多愛好者,但專業人才缺少。中國的大部分動漫公司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即為國外動漫做代加工,這不利于中國高素質動漫人才的成長與培養。而且,專業的四年制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在某種程度上相脫節。高級的創意、設計、策劃人才和市場推廣人才更是稀缺。與日本,韓國等國相比,我國的動畫教育機構不僅總體數量偏少,而且在師資、教材、教學體系上都不夠完備,嚴重制約了動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4、融資困難
資金匱乏,長期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由于經費不足,許多動漫企業依靠自有資金發展,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
目前中國動漫市場要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動畫片的電視發行回收最多占到總收入的20%—30%,而后產品開發回報最多占收入的70%—80%。也就是說,除了個別成功例子,多數動畫片生產單位經營成本無法回收,很難滾動經營。而電視臺買進動畫片所支付的低價格也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周邊產品的延伸和開發。目前,除了北京、上海的幾個動畫專業頻道開出每分鐘1000元左右的買斷收購價以外,其他的電視臺播出價僅為30到50元左右。而動畫的制作成本通常在每分鐘1萬到2萬元之間,這種產銷價格之間的巨大落差,極大地挫傷了動畫企業的積極性,造成惡性循環。
動漫制作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沒有把握取得預期收益,投資商是不會輕易將大量資金投入進去的。有一些民營資本雖有投入意向,但由于動漫產業的收益鏈不明顯,使他們不敢輕易進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