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經濟有望成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融知識、技術、管理、資本與創業精神于一體的新型經濟形態,創業型經濟正日趨受到業界關注。在日前于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球創業型經濟論壇”上,多位中外經濟學者一致認為,在后危機時代,創業型經濟有望成為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全球創業型經濟理事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馬國湘認為,經濟衰退仍在困擾世界各國,啟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新動源是當前各國政府最為關注的戰略性議題。我國由于資源、生態、人口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復制型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而發展創業型經濟無論是對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及就業壓力的緩解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甚至認為,和刺激消費相比,創業型經濟領域的生產性投資、新興生產領域的供給增加能更有效地啟動內需。
聯合國副秘書長、世界銀行總裁高級顧問莫里斯·斯特朗也表示,我們需要一個綠色的創業型經濟時代,創業型經濟將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認為,過去中國推動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是依靠人力、資金的投入,效率不是很高,為此必須認識到創業型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針對我國創業型經濟的未來發展,馬國湘認為,雖然我國政府正積極開展創業型城市的建設,在證券市場推出創業板,在教育界強化創業教育與培訓;但創業孵化體系、風險投資、知識產權保護、分配與激勵機制以及政府管理體制等還不夠成熟,束縛了創業型經濟的發展。他建議,政府應立即著手規劃并全面啟動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的國家行動綱要,構建創業型經濟體系,使創業型經濟從誕生到發展都得到制度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