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劉軍:“就從今年,行情還可以,以往蒜生意不好干,今年他們經常做的,是存一點,想通過親戚、朋友把房子抵押貸款,這樣貸一部分錢來存一點。”
記者:“貸了多少錢,借了多少錢?”
劉軍:“借了大概40萬左右。”
東拼西湊了40萬元之后,劉軍以每斤2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300噸大蒜,幾個月之后,這批大蒜的總價從40萬元暴漲到了96萬元,劉軍轉手一賣,在還清所有的欠款之后,還凈掙了50多萬元。
貨車司機劉軍:“要現在賣,應該賺得更多,多賺個十來萬塊錢,現在基本上快達到4塊了,好一點質量好一點接近4塊。”
現在,雖然還在干著貨車司機的工作,但劉軍對各個品種的大蒜品質和行情基本上已經了如指掌。他告訴記者,明年他還打算繼續投資大蒜。
貨車司機劉軍:“我房子分期貸款的,然后把房子錢還清,考慮到明年好做再做一點,慢慢來嘛。”
記者:“明年價格不一定這么好吧?”
劉軍:“明年考察嘛,到市場上,到地里面大概有多少量,這個要自己去考察的。”
大蒜價格暴漲背后是否有人炒作?
聽了劉軍的大蒜生意經,可能不少人也會心動。其實,在這個市場上,像他這種拿著幾十萬元入市的,還算是小打小鬧,更龐大的資金還在后頭。有消息說,目前有5000萬元溫州游資進入到了北方大蒜市場,同時還有山西煤老板的資金也在源源不斷涌向大蒜市場。
一直不溫不火的大蒜,突然成了各類資金競相炒作的對象,這要擱在以前恐怕誰都不敢想。市場上交易的農產品有的是,需求量比大蒜多的農產品也有的是,可為什么偏偏大蒜今年突然價格暴漲,而且還牽動了這么多敏感的神經?我們來了解一下。
李敬峰,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他告訴我們,今年之所以出現這種一算難求的局面,主要是因為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因為在2008年由于大蒜種植面積普遍的增加,造成了市場的供大于求,使農民和中間的經銷商還有出口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非常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說老百姓的種蒜積極性降低很多,因此就說,大蒜的種植面積就是降低了30%。”
種植面積的減少使得今年的大蒜產量急劇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大蒜的價格。隨后,甲型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由于民眾普遍認為大蒜能夠殺菌、消毒、提高身體免疫力,甚至能夠避免感染甲流,這對大蒜價格的上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在2003年在SARS病毒的時候,這個大蒜就出現了價格猛漲這一種情況,特別今年從國際甲流感的范圍比較廣,國際上的大蒜需求量也在普遍增加,這也是大蒜價格就是說上漲的一個原因。”
11月16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對民間流傳的“吃大蒜防甲流”的說法進行回應,他表示,大蒜確實有殺菌的作用,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大蒜有預防甲流的功效。然而,鐘南山的這番話并位沒有遏制蒜價上漲的勢頭,目前,全國各地大蒜的零售價基本上都已經突破每斤4元,個別地方大蒜的價格甚至超過了豬肉,達到每斤5.5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蒜價格的上漲不僅僅是種植面積的減少和甲流疫情的蔓延。在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專門研究農產品期貨的研究員杜慶清告訴記者,在對過去一年內大蒜的價格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大蒜價格暴漲背后肯定有人炒作。
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研究員杜慶清:“像去年可以看到種植包括生產價格,一公斤大約在一塊錢左右,那么今年,是不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種植面積減少了,其他的化肥價格、電價格是不是上漲了,我覺得這部分占的份額比較小,所以說從種植成本這個概念來講,目前這個價格上漲那么高,還有一定的泡沫,你想漲上40倍、漲上十幾倍、幾十倍泡沫不小。”
記者:“肯定還是有炒作的因素?”
杜慶清:“對,有炒作的因素在里面。”
在金鄉縣南店子村的交易市場上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大蒜的價格已經比去年高出了幾十倍,但經銷商們并不急于出手,有位從深圳趕來進貨的商人轉了半天也沒找到愿意出貨的人。
記者:“你是想買貨?”
深圳商人:“是。”
記者:“那你現在有沒有找到目標?”
深圳商人:“找不到,他們都不想賣。”
記者:“你手里有貨嗎?”
大蒜經銷商:“都有,誰都有。”
記者:“你手里有多少?”
大蒜經銷商:“有幾百噸。”
記者:“愿意賣?”
大蒜經銷商:“現在便宜不行,貨少還得漲。”
記者:“多少錢你才賣?”
大蒜經銷商:“這沒法說,到不行的時候再便宜也賣,現在看著要漲,所以不賣。”
記者:“你覺得會漲到多少錢?”
大蒜經銷商:“4塊往上。”
這位銷售商口中的4塊往上,指的是大蒜的批發價,而目前金鄉大蒜的批發價是3.5、3.6元左右,他認為升值的空間還很大,在南店子市場上,抱有和他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不僅如此,記者在當地還了解到,當大蒜價格一路上漲,有的蒜商已經開始大量囤貨惜售。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就是說這個量少為主要原因,這樣就給參與大蒜這一部分人提供了一個盈利的機會,所以他們現在不光不賣,還在投一部分資金急于存蒜。”
王愛國也是一位大蒜經銷商,從今年年初開始,他就和幾個朋友一起開始大量買進大蒜,目前手頭的存貨已經非常可觀。
記者:“今年你們是幾個人一塊搞,現在存了多少貨?”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今年我們4、5個人搞了有兩千噸。”
王愛國的大蒜都放在當地專門存放大蒜的冷庫里,一季下來每噸需要支付250元的費用,兩千噸的現貨,王愛國只要一出手就能賺到700多萬元,但他卻寧愿向冷庫繼續交納存放費,也不急于出貨。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這個東西市場規律就是這樣,越有買的就越漲,大家都等一等,但是現在總體(金鄉)大蒜來講,購銷兩旺,大家都在賣,賣的也不少。”
記者:“你這幾塊?”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我這一塊,最近也想出手,等到一個好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