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舉幾個框計算精準把握需求的例子。比如說在百度框里面搜索天氣,我們可以知道用戶是從上海的一個地方輸入信息的,我們就直接顯示上海地區的天氣預報,有圖形非常明顯告訴大家,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不需要告訴它你在什么地方,它會自動查出你在什么地方。
上海很早就對汽車進行限制,北京沒有限制,所以汽車發展非?,以至于到奧運會的時候,汽車開始限行。奧運之后限行規則越來越復雜,不同的時間限行的規則又是不一樣的。我們內部曾經開玩笑說,在北京如果智商低于100的話就不要開車了。我們意識到有這樣的問題,所以在框里面對限行的需求也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大家可以看到,如果現在查限行的話,第一個結果會非常直接展示出從星期一到星期日有哪些車牌尾號的車是限行,而且會顯示出這個規則的時間。
娛樂對于用戶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自從有了互聯網,人們在互聯網中表現出來的需求最大就是娛樂方面的。這個需求也可以更好地通過框計算的架構體系完成,來滿足。如果大家搜索《三國》的話,可以看到一個這樣結果的頁面,跟傳統的搜索結果也是很不一樣的,非常清晰地列了頭幾集《三國》的片子,如果你上次沒看完,下一次看可以看到上次沒有看完的片子。
找工作,比如說上海找工程師的職務,輸入上海工程師,可以直接看到工程師相關職務的列表,所屬的公司,以及公司的地址,發布的時間。搜索世博會的話,大家可以看到,結果也跟正常的結果長得不太一樣。一方面列出了世博會的官網,另一方面有各種各樣的攻略,在每個館要排多長時間隊,這些很實用的信息都可以方便的從這個頁面上獲得。
剛才舉的幾個例子都是框計算如何精準把握用戶信息的需求。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從搜索詞來分析的話,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搜索框在查找內容以外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統一叫做應用。他查的東西比如說游戲、殺毒、寫博客、讀書、計算器、看電影啊,可以通過應用的形式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就相應的把用戶的需求劃分成信息和應用兩者。
根據我們的分析,大約有70%的用戶是在查信息的,30%的用戶已經開始查找應用。在這之前,絕大多數的搜索引擎并不直接提供應用,而在沒有應用提供的情況下,已經有30%左右的用戶需求在查找應用。所以,滿足用戶在應用方面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了。
那么怎么樣來滿足用戶在應用方面的需求?我們在今年9月初的時候提出了應用的開放平臺,就是滿足用戶應用方面需求的創新嘗試。仍然是剛才框計算的技術架構,大家可以看到,通過一個搜索框,我們進行需求的分析,智能的人機交互和海量的計算,把這些需求進行分發。這個分發就包括了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數據和信息方面的需求,我們把它分發給現有的搜索引擎,當然信息和內容有一些區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