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原來禁錮的三個動力:
第一個動力是智能手機價錢會非?斓南陆。其實中國所謂高端用戶,其實是比較少的,真正的高端用戶跟歐美的使用習慣可能相似。而中國的大部分用戶,83%用戶其實都是普通用戶。而這些用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學生這樣的年輕人。一種可能更多是藍領階層的工人。年輕人其實是有互聯網方面的經驗,所以他們在手機上也會期望著更多的機會去用互聯網。藍領階層的人他們使用的時候,可能把手機當做唯一的一個上網工具。
目前有83%用戶都是普通用戶,無論是高端一點,還是低端一點。所以,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符合他們的使用習慣和期望,手機的心理價位應該在2千元以下,無論是智能還非智能手機,很少有愿意超過2千塊錢,所以這個心理價位非常重要。非常幸運的是,現在手機價位也在非?斓南陆,如果能達到2000塊這個價位的話就會有很大成長,如果達到1000塊以下會漲的更快。第一、橫向的整合。從PC時代可以看到,大家都想一臺5千美元的電腦,最后在英特爾芯片方面的努力下,使得一臺PC能夠做大部分工作,帶來了PC的革命。而大家都想要一臺iPhone,但是還是太貴,我們希望在軟件方面,在硬件方面無論是高通,經過他們的努力為大家帶來一個非?焖俚膬r位下降。
第二是產品發行渠道的巨大動力。在過去如果你有一個手機軟件,碰到阻力很大,首先開發的成本就很大,再一個就是開發的難度很大,F在的話,如果你在一個更新的手機平臺,無論是Windows phone,或者是iPhone平臺,都非常容易,利用在學校里學的計算機課程,再經過幾個星期的專門學習之后就可以進行開發。
產品的發行渠道非常的豐富,你可以通過運營商、軟件商店、手機內置、專業的論壇等等。現在有了眾多的利好:第一運營商之間競爭,電信,聯通的參與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選擇,也應該會帶來開發者回報的提升。
第三個巨大動力就是支付手段非常的方便。這樣可以保證開發者可以得到更大的回報。當然這是一個逐漸過程。過去無論是用SP的方式,還是經過比如QQ這樣一個巨頭。最后開發者真的能得到的分成會比較少,可能60-70%都分給了這些重要,相對壟斷性的渠道商。最后,你努力開發軟件居然只能拿到30-40%的回報,這是一個利潤非常低的。
而今天因為互聯網渠道開通了,所以無論你使用神州行、支付寶、財富通還是易寶等方式,他們所收取的手續費大概在3%-5%之間,大部分利潤是你獲取的。你經過一個電子商店付費還有一半的錢是屬于你,支付渠道的豐富給開發者分成更多了。
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時機已經成熟
從時機的角度來說,在PC上做軟件已經相當飽和,要打出一片天下相當難。移動互聯網推廣到8億用戶之后,水漲船高還會有很大空白,雖然移動互聯網即將起來,但是這些超過上億級別的應用軟件,普及軟件還并不存在。
另外一個重要的時機就是,在任何一個巨大浪潮開始的時候,一些很聰明的公司就開始并購了,當你看到這個現象的時候就表現創業良機。比如Google用7.5億美元收購了一個Admob公司,NeNA花了4億美元收購了Namoco,蘋果2.75億美元收購Quattro,還有其他公司的收購,這也意味著那些巨頭們開始布局了,開始重視移動互聯網了。
這里我們可能也覺得中國好象不太會有這么多收購,其實不是的。一些現在中國互聯網巨頭公司開始在尋找收購的機會。所以,很多創業者就覺得,上市5到7年好長時間,其實收購也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方式,現在收購時機也意味著創業時機來臨。
第三個時機就是,開發創業的成本今天達到了一個預期。做軟件一直是最劃算,一本萬利的生意,因為我們只要花錢的人,沒有庫存,沒有物流,沒有硬件,沒有營造,沒有工廠等等問題。但是在過去幾年發生三件重大事情,讓這個軟件創業的成本又繼續的降低了。第一個是開源軟件,過去10個人開發軟件也許現在3個人就可以了,你可以使用開源軟件。第二是云計算時代,F在開始用一些平臺,可以讓你花多少,付多少,降低帶寬成本。第三、現在的很多網絡商店把你的產品放到網上去賣,又降低了你銷售成本。這三個成本讓移動互聯網做軟件創業的成本降到一個歷史新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