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快捷支付”應對***\\\\***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支付寶此番推出“快捷支付”,意義或將非常深遠。***\\\\***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此前,信用卡在通過支付寶網上支付時,一般都需要先開通網銀,并通過跳轉到網銀頁面進行支付。支付寶此番聯手銀行推出的“快捷支付”則省去了事先簽約的步驟,用戶也無須開通網銀,可以直接通過輸入卡面信息快速地完成支付。
支付寶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用戶在進行網購支付時使用“快捷支付”減少了支付頁面與網銀頁面的跳轉次數,也降低了網購付款時被“釣魚”和攻擊的可能性。***\\\\***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早在2010年12月,支付寶就已經和中國銀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服務,但選擇在部分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額度的時間點來宣傳與中信銀行的無限額快捷支付合作,支付寶欲避開網銀限額限制的意圖明顯:快捷支付額度以信用卡本身的額度為準,不受網銀額度下調等限制,可解決多家銀行下調網上支付交易額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用戶未來的網上支付上,支付寶將可通過“快捷支付”獲得主導地位。據支付寶人士透露,不久將有一大批銀行加入“快捷支付”平臺。
動態博弈***\\\\***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支付產業近年來惹人注目,皆因蛋糕實在誘人。**********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從2005年到2010年,電子支付呈現瘋長的態勢,交易額連年翻番:2008年中國電子支付的市場規模為2743億元,2009年為5766億元,2010年達到10858億元,環比增長96%。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12年,中國電子支付行業交易規模將超2萬億元。
據了解,目前第三方支付業務中,80%業務來自銀行網銀通道,10%左右來自支付寶自身,約10%來自于其他第三方支付企業。
面對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飛速發展,銀行們是又愛又恨。愛的自然是第三方支付業務飛速發展給銀行帶來大量客戶流量和巨額網關渠道費用,恨的則是,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在悄然成為威脅銀行的一股勢力。而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因其各自不同的實力,擁有著迥異的議價能力。
據了解,淘寶網賣家分兩種,一種是做B2C的淘寶商城賣家,另一種是C2C個人網店賣家。淘寶網在二者盈利模式上的區分是,淘寶商城的注冊賣家需要向淘寶支付手續費,而支付寶為了給淘寶商城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消費體驗,特別開設了信用卡大額支付網關,去年年底在此基礎上推出“快捷支付”提高用戶體驗。**********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銀行信用卡的資金有使用成本,同時銀行要承擔一定交易風險,通過信用卡網關與 快捷支付 進行的交易,支付寶需要向銀行支付手續費。”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但并不是所有的銀行都能從支付寶平臺上的普通銀行網關交易獲益。作為第三方支付的龍頭,支付寶擁有強大的客戶渠道,相對中小銀行來說處于強勢地位。“我們為支付寶提供網關支付服務從未收過手續費,但是他們對大銀行就會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一位小銀行人士對記者如是說。據記者了解,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以及一些新加入支付寶交易平臺的小型銀行同樣處于弱勢地位。
反之,銀行針對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出的費率也不一樣,對小型支付公司價格會高一些,費率沒有達到一些銀行的期望值時,銀行可能會拒絕為其開通支付網關。***\\\\***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此外,一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各家銀行電子銀行戰略規劃、網銀規模以及內部盈利考核標準有差異,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依附程度各不相同。**********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記者在支付寶的支付平臺付款方式中看到,除了前述11家開通“快捷支付”的銀行外,光大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也無須開通網上銀行,便可進行支付。***\\\\***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而在網上銀行中,招行、交行、浦發、深發展、杭州銀行以及上海銀行尚未開通快捷支付。用戶必須開通網上銀行業務才可進行交易。
“現在沒有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會跳出來說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額度會對自己產生直接影響,銀行也不會拒絕第三方支付公司遞來的合作橄欖枝,畢竟,大家的博弈還是動態的。”一位銀行業人士如是評論。
不管如何,支付寶欲繞開銀行網銀限制,謀取支付平臺主導權的意圖已經非常清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