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3點15分,滬深300股指期貨結束一天的交易的時刻,申銀萬國自營部投資經理趙立臣從上海常熟路171號申銀萬國總部大樓跳下自殺。 一個年僅33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消逝了。
4月29日,申銀萬國發布公告否認了有關趙立臣跳樓自殺系其炒公司股指期貨爆倉所致的傳言。并稱,“對于個別媒體的不實報道,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真相到底是怎樣,我們已經不得而知。然而,趙立臣用他33歲的青春再度引發了社會對職業經理人生存壓力的關注和擔憂。 奔忙是一種常態**********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每天都像有好多條鞭子在同時抽打著你,讓你像一個陀螺一樣一刻也停不下來。這是一個企業老總向記者描述的自我感受,也是許多職業經理人真實的生存狀態。
為了體驗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生活狀態,記者隨北京市某國企總經理魏國生(化名)進行了一整天的工作體驗。
早晨6:30,記者隨魏總從他位于石景山的家中出發,穿過大半個北京,7:30來到其位于通州的工作單位——這是一家在行業中排前三強的企業,產品銷路目前非常好,訂單已經排到明年。
魏總對記者說,除了出差或者是上級有會議,無論冬夏,他都會在這個時間自己開車去工廠上班。雖然單位安排了專職司機,但他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叫司機來。因為“司機住在郊區,路比較遠,讓年輕人一大早就跑那么遠的路,太疲勞”。另外,盡管單位是在早8:00上班,但是必須在6:30之前出發,雖然這樣到單位會早一點,但是北京的交通狀況是一過7:00,早高峰來了就會很擁堵,很有可能是晚走10分鐘,就要晚到1個小時。 7:30—7:50,魏總翻閱昨天沒來得及看的文件。***\\\\***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7:50—8:00,魏總到單位門口同陸續到崗的干部及員工打招呼。這也是他的習慣之一:“國有企業的干部不好管得太嚴了,但是我先到了,他們也就不好意思遲到了。”**********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8:00—8:20,魏總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匯報前一天的工作,同時對幾件事進行了安排部署。
8:20—12:00,魏總按平均10分鐘1個的速度接待各種人員。記者只記錄其中幾個比較典型的:有一對拿著50年代公私合營文件的老企業主夫婦,要求魏總把目前企業的股份分給他們。他們已經來了幾次了,因為國家目前沒有相關政策,魏總和他所管理的企業根本沒有權力對國有資產的權屬問題做出處理,但是又不能把這對老年人拒之門外。另一個是在90年代“砸三鐵”時期下崗的老工人,來到工廠討說法。還有一個是和魏總企業合作多年的老經銷商,因為產品不夠賣,希望魏總能夠對曾經共患難的合作伙伴多支持一下。在魏總接待的客人中,還有幾個是記者的媒體同行,有的是搞活動拉贊助的;有的是來采訪的;有的是希望魏總所在企業投放廣告的。
期間,魏總給國資委打了一個電話,問國資委臨時召集的下午的會議可不可以派一個副總去,因為下午公司有一個在幾天前就安排好的重要對外談判。國資委方面的回答是必須一把手參加。魏總只好安排副手先接待客商,重要的談判等他開完會再說。
12:00—12:40,魏總和記者到附近的一個快餐店里吃午飯。 12:40—13:30,司機開車帶魏總趕到市區的會議地點。 14:00—16:00,魏總參加會議。***\\\\***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16:00—18:30,魏總趕到朝陽門附近的一個酒店,和外商進行洽談。 18:30—19:10,魏總趕到清華大學附近的一個酒店,同外地一個同行企業以及清華的技術人員吃飯。因為魏總同時兼任行業協會的副會長,所以這個項目是他幫助牽線的,如果吃飯他不在場,雙方都會不大滿意。
21:30—22:00,晚宴結束,司機把魏總送到家里。
司機在送記者回家的路上對記者說,這是魏總比較典型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晚上10點回家,應當說還是比較早的。他們這些做司機的最知道領導的辛苦。***\\\\***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