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成本之憂
“和周圍的企業相比,今年的招工情況還不錯,崗位上基本已經招到了員工。”吳建安說,但是新招員工的成本比以往漲了不少,往年員工工資支出占總支出6%至7%,去年已經提升到了10%左右。
不僅原材料成本,此前一直不為勞動力“發愁”的眾多中小企業,近年來也受到用工荒的困擾。
對于今年春節以來的“用工荒”以及勞工成本的增加,張平感觸頗深。
“我們剛剛發了4月份的職工工資,和年前相比,總共大約增加了5萬元至6萬元。”昨日,張平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對“用工荒”帶來的企業成本上升,其理解而又無奈。
張平介紹,去年考慮到物價上漲比較快,在寧波市出臺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前后,該公司先后兩次上調員工薪水,合計上漲28%以上,一年多了幾十萬元的支出。
“今年多招了300人至400人,光是介紹費就花了幾萬元。”吳建安3月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開春,就有老員工或者熟人介紹員工到公司來面試,根據所推薦員工的年齡、技術不同,公司會給介紹人200元到500元不等的介紹費。
吳建安是湖北名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是一家生產純滌綸線為主的中型民營企業,目前員工約3000人。
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像寧波波爾管業開發有限公司一樣的還有許多。
5月5日,作為中國進出口貿易“風向標”和“晴雨表”的109屆廣交會如期閉幕。
本報記者通過采訪參加廣交會的企業得知,在“勞動力成本增加、匯率攀高”的背景下,企業為保利潤空間,其在接出口訂單時不得不“慎之又慎”,與國外客戶在價格上是“推來推去”。
“如果成本上漲5%左右,在保證客戶穩定的基礎上,我們一般不提高價格。”參加了第109屆廣交會第一期的濟寧路得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的負責人楊海超說,成本上漲若高于5%,公司產品價格大約會提高3%至5%。
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介紹,本屆廣交會訂單中中短單占90%,長單占10%。采購商對后市仍存疑慮,下單謹慎;出口企業擔心政策調整和成本上升,不敢接長單。
劉建軍說,當前的不確定因素和成本上升制約了企業的成交量。
其中,與參展第一期的機電等企業相比,參展第二期的日用消費品類、禮品類及家居裝飾品類企業以及第三期展出的紡織服裝類、鞋類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更有“切膚之痛”。
生產經營成本的高漲不僅影響了企業在廣交會上的成交量,而且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中小企業的生存越來越艱難。
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4月22日在北京某一論壇上表示,盡管黨和國家長期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連續出臺一系列措施,讓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當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還面臨很多困難,其中面臨的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生產經營成本提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