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離職只有1個多月的時間,喬布斯在10月5日辭世,這也讓美國總統奧巴馬感到惋惜:“我們失去了一位有遠見的大師!
“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眴滩妓箮Ыo人們的不僅僅是好的產品,更多的是對創新的追求。這樣一位代表創新符號的人物的離去,讓全世界感到痛惜,但同時也不禁想問:“巨匠已逝,創新是否依舊?”
天才不可復制,全世界只有一個喬布斯。
美國當地時間10月5日,喬布斯去世,一代傳奇,戛然而止。在他一手創立的蘋果公司最高峰、最燦爛的時候,突然離去,英雄般的謝幕更添史詩性的戲劇色彩。
全世界都在哀悼這位改變世界的偉人,人們已經不知該如何表達對喬布斯的熱愛和祟敬。
生命不在于長短,其實,正是一個天才的完美人生歷程。
人們口中的“教主”、“神”、“偉人”背后,真正的喬布斯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他既是技術創新、商業天才,但他更是一個孤獨、任性的孩子。
不安全感
9月的舊金山陽光明媚海霧時而迷漫,傾斜陡峭的街道讓人如身臨盜夢空間,老式有軌電車的叮當聲總在耳邊若有若無地響起。在大街上悠閑走來走去的“天體愛好者”和不遠處的高科技發動機—硅谷,就這么和諧共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舊金山長大,這里給喬布斯的正是一個多元化的成長環境。
思考喬布斯這個人,永遠不能忘了喬布斯更重要的另一個標簽—養子。
十來歲時,史蒂夫·喬布斯知道了他是一個被收養的孩子。他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他們為什么會拋棄他?這個孤單、愛哭的男孩內心充滿迷惑。但同時他也感受到了來自養父母的真心的關愛。
喬布斯夫婦是一對普通的藍領夫婦,父親保羅替財務公司追債,業余做點機械修理,母親克拉拉則是一個家庭婦女。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全力愛著這個有些麻煩的男孩。
所以,當喬布斯說不想讀中學了,喬布斯夫婦就同意了,甚至“因此我們只好搬家”。這種事情發生的幾率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國。
10歲時,喬布斯對電子學方面的興趣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在舊金山灣區,新興的電子公司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電子公司的工程師就會在自家的車庫做維修。
曾經有一個工程師送了喬布斯一個碳晶麥克風,他的興趣被更大地激發出來了。搬到洛斯阿爾托斯市后,喬布斯隨時都能在各處的箱子翻到一兩只廢棄不用的電子元件,拆開來看個究竟,玩上好幾個小時。
某種程度上,喬布斯其實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做事專心,生性孤僻,不那么合群,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抱著極大的熱情,一碰到興趣范圍的話題就滔滔不絕。
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個人主義的思潮在以舊金山為核心的美國西海岸興起。這股思潮必定會進入到喬布斯的心靈,與他的個性不謀而合。
反文化傳統的價值觀,讓喬布斯對個人主義非常向往,拒絕受各種規則的約束或者脅迫,沉迷于迷幻般的自由世界。
雖然喬布斯依舊住在學校,但無所事事。他的興趣轉移到東方哲學上。他跑到印度,光著腳、穿著破爛衣服開始精神之旅,他沉默寡言,內心深處仍在尋找他的心靈棲息地。
18歲時曾和喬布斯一起去印度朝圣的老朋友丹•科特里說:“他的成功源自他內心懷有的一種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這種不安全感使得他必須出去闖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養子、個人主人的文化影響,這些都是喬布斯獨特的經歷。當所有喬布斯的中國門徒們試圖學習喬布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切身感受。這是不可逆轉的人生體驗,也是學不來的。只有親歷,才能明白。
那些時間流逝的一點一滴以及切膚之痛才會真正觸動靈魂,才會帶來魂牽夢縈的感受和改變,而這些,才是構成喬布斯的成長根基。
他人成就的掠食者?
從印度歸來的喬布斯,決定以一種與從前不同的方式重新開始他的人生。
這一決定事實上構成了日后喬布斯被無數人詬病的“他人成就掠食者”的標簽,也讓喬布斯的一生更富有爭議。
此時,喬布斯開始重新思考他和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的關系:他缺乏沃茲在技術上的卓越天賦,但是,他知道如何把一個產品轉化為利潤。當時,喬布斯打工的一家叫阿爾塔的游戲公司委托他開發一款叫“突破”的游戲。48小時后,喬布斯拿出了使用非常少的電腦芯片的設計方案。
事實上,這全是沃茲的功勞,喬布斯只是在沃茲研發的時候買些糖果和可樂。阿爾塔公司最后支付了1000美元設計費。喬布斯告訴沃茲,阿爾塔公司只給了600美元。就這樣,他只給了沃茲一半。負責了所有研發工作的沃茲賺了300美元,而喬布斯拿到了700美元。
一年后,沃茲才知道自己被朋友欺騙的事實。當他得知真相后,傷心得哭了。當《甜蘋果?酸蘋果?》的作者把這段往事寫到書中,喬布斯為之大發雷霆,他打電話給沃茲解釋說“我根本記不清那件事”,或者“那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