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以企業認證名義前來的網易財經表示,資料審核是由各地綠色食品辦公室,而具體的檢測則是由地方的質量技術監督局完成。而對于如何能夠保證審核成功,他透露綠辦由誰對產品審核他們都可以決定。“我們與河北綠辦公是合作關系,產品審核組組長、組員,我們都可以安排。”
何志堅表示,只要河北省綠色辦公室通過就已經確保可以拿到國家認證,所以”盡可以放心。”
網易財經從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審核處一位員工了解到,目前為止,若地方初審通過,總部通過率達到90%以上。
據了解,為方便對分布全國的產品進行認證,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內絕大多數省份設立646個省級及地市級綠色食品辦公室。“總部這邊負責對全國各地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具體的產品檢測與環境檢測都是由地方綠辦完成。”中國綠色食品辦公室認證審核處人士表示。
“除了天氣不能操作外,其他一切我們都能左右。”何志堅表示,只要每個產品繳納4萬元費用,再等個下雨的好天氣,“保證能把證拿下來。”
撥打何志堅的電話時,播放的彩鈴會提示你,即將接聽電話的人來自于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而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中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河北省分公司的負責人。“我們是四塊牌子一套人馬,我們是政府機構,不是掛靠。”當網易財經以對綠色食品認證咨詢聯系到何志堅時,他一再強調了自己的政府背景。
他說的四塊牌子指的是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查事務中心、河北省認證認可服務中心、中國方圓標志委員會河北審核中心以及中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河北省分公司。據網易財經從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查詢到,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查事務中心確系該局直屬機構之一,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處級事業單位。
據了解,綠色食品認證的具體檢測主要包括現場檢查、產品抽樣,環境監測及產品檢測。對于如何具體操作檢測,何志堅透露,比如說水重金屬的檢測,可以在水中添加井水及純凈水,而環境檢測中的大氣檢測則可以等到大雨過后再檢測。“春夏季節下雨天氣多,下了一場雨后空氣質量好,到時候再去檢測就基本能成功,我們就是這么操作的。”
網易財經聯系河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時,一位職員謹慎地表示該辦僅負責對產品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而具體環境檢測及產品檢測都是由其他機構完成,收費也由他們自定。
企業為盈利需“認證”
對企業而言,“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則意味著該產品的銷售價格將遠高于同類普通產品。
國內最大的蔬菜集團之一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銷售處相關人士告訴網易財經,該公司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既有20余種,這類產品的批發價將比未獲認證的同類產品高出三分之一。“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重視,綠色食品銷量遠超普通產品。”
據網易財經走訪北京多家賣場了解到,具有綠色食品認證標志的多為蔬菜、雞蛋、牛肉等農林及畜牧產品等,在標價上多遠高于未獲認證的產品。以豬肉五花肉為例,普通五花肉售價為14元,而綠色豬肉的售價則達到21.5元每斤,
“用料成本上并沒有什么變化,但可以提升我們的品牌形象。”湖北一家農產品生產企業部門負責人告訴網易財經。據其透露,其所在的企業今年一口氣就對生產的總共17種產品均申請了綠色食品認證,并在8月份已經全部通過了綠色食品專家評審會的審核,“發證沒有問題”。
事實上,作為農業部在“十二五”期間發力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綠色食品認證已成為了地方政府作為產業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據公開報道,在廣東惠州,對于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政府甚至給予3萬元一次性獎勵。
農業部在今年6月份發布的《農業部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十二五”規劃》顯示,對于2011年提出的“任務”就是“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企業總數達到7000家、產品總數達到20000個。”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在綠色食品企業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239家,省級龍頭企業有1194家。另外,還有88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010年,綠色食品產品國內年銷售額2823.8億元,出口額23.1億美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