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一切,都源于尚德電力在2008年高位囤積過多晶硅所致,隨后多晶硅的價格一度從300多美元/公斤一度下跌至100美元/公斤以下,由于囤積過度,才導致公司的損失巨大。
隨后公司宣布,將在中國并購硅片企業,以獲取25%-50%的硅片自給自足。這被業內人士看做是尚德“從單一生產轉為垂直整合的信號”之一。
然而,這一并購硅片的行為仍飽受詬病,“形勢不好的時候做產業鏈是完全沒有優勢的,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在外面買硅片會比自己做硅片更便宜,因為價格成本比自己生產的要低很多!鄙鲜龉夥髽I董事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而在2010年被稱為光伏行業“最賺錢的一年”里,正是因為尚德電力的兩次巨大的投資失敗,導致了尚德這一年不僅未能盈利,反而出現虧損。
去年11月,尚德將此前建設的薄膜電池廠,正式轉為晶硅電池廠。但尚德薄膜電池轉換效率只有7%,遠低于美國同行11%-12%的水平。2010年,多晶硅價格較早年大幅下滑。施正榮則決定調整策略,砍去薄膜電池業務,再度將生產線轉為晶體硅生產線。這樣的調整,直接導致尚德電力2010年第二季度凈虧達1.74億美元,嚴重拖累全年業績表現。
而失控于薄膜電池投資的同時,尚德也失控于晶體硅的投資。在投資順大實業的項目上,尚德損失達1.5億美元。而實際上,第二季度尚德電力的毛利率在11家中排名倒數第三,第三季度則處于墊底位置。
“現在尚德電力沒有訂單了,據尚德總監經理級別的內部人士稱,尚德整個歐洲的訂單全部毀了,美國的訂單也沒有了,此前尚德訂單來自歐美的占比九成,現在拿到的只有幾個作秀的亞洲訂單,并且還將延時付款兩年。”羅凡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在企業問題頻出的情況下,今年7月,尚德電力美國業務總裁陳立志離職,令市場頗感意外的是,陳立志的離職聲明并非通過尚德電力發布,而是直接發給路透社。此前,尚德CFO張怡于5月離職轉投天華能源。張怡是尚德早創時期擔任至今的財務負責人,她的離職也令市場大感意外。此外,曾在尚德上市時期被施正榮委以重任的銷售總監葉得軍同樣離開了尚德電力。
深陷詐捐門
在近日媒體訪問施正榮時,不可避免地談及“詐捐”事件,而他的回復則是:“我又不是騙子,我是6000多萬真金白銀拿出去的,我要騙國家六七百萬的稅?邏輯都不成立。”然而據爆料人透露的信息:尚德電力用于慈善的所謂6000多萬真金白銀中,除了早期是以現金作為捐贈主體以外,2009年后尚德電力均是以器材捐贈。而時代周報記者也看到了器材捐贈的各項收據。
對于目前沸沸揚揚的詐捐事件,施正榮指出:在整個捐贈過程中,我們監管不夠到位,慈善做得不夠專業。但在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創始人羅凡華眼中,尚德電力的慈善行為,是一系列的謊言構建而成。
據羅凡華介紹:“2008年,尚德電力第一次贊助我們的活動,一共80萬的現金,2008年以后,尚德的股價開始下跌,到了2008年年底,無錫尚德的經濟和出貨量在第三季度出現了銳減,并且裁員30%,經濟陷入困境后,公司開始提出新的構想,不再捐款,而是捐贈器材。”
“得到慈善總會的確認,這些捐贈品就可以拿到稅金上的直接減免。企業捐款達到3000萬元后可以抵消15%、1000萬可抵免150萬元的稅金!绷_凡華表示。
2009年,尚德電力贊助了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價值”3200萬元的器材。而據羅凡華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這3200萬元的捐贈其實是個連環謊言的過程,這其中有200套小電站,但是這些小電站中卻沒有最為核心的率電器!
在發電領域中,率電器是最為核心的器材,這200個率電器打折而來是130多萬元!盀榱藦浹a這一缺陷,尚德電力將2008年汶川地震捐給上海慈善基金會的20萬美元以為災區孩子捐贈9個電站為由提出來使用了。而這9個電站,卻是從上面的200個電站中抽取的。”羅凡華表示。
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施正榮提及了此事:“我夫人把20萬美元的支票送到上海慈善總會,后來知道地震需要電力,就改為捐贈137萬元人民幣,委托公司購買9套發電產品給災區!比欢欠駨纳鲜200個電站中提取,卻沒有提及。
“尚德電力捐贈的一個目的就是消耗殘次品,去年的電池組件全是殘次品,功率都在200瓦以下,行業標準為280瓦。2010年捐贈瓦數應該為2600千瓦,但是尚德實際上只捐贈了40千瓦,僅占2%。第一年捐贈25%,第二年只有2%。”羅凡華表示。
“到了2011年,捐贈的金額下降了。說明施正榮也看出了問題,副總裁謝曉蘭把他的東西都賣了,他可能也有所感覺就降低金額。”羅凡華表示,“此前尚德對捐贈物品提貨都要經過教育學會,再賣給第三方。這次卻是尚德自己去提貨、拿錢。前兩年提貨還有合同,這一次連合同都沒有簽署。在我開始爆料后,這筆貨物也就賣不出去了!
對于上述種種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向尚德電力發去了采訪函,然而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收到任何回復。此前表示會在近期內出示證據的尚德電力,至今也未見。
行業寒冬還有多遠
此前,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在全球領域中一度被譽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在以低廉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為基礎的情況下,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一度占據全球光伏市場60%的比例。
然而,這一切在2011年被改變。截至目前,國內行業利潤率從139%下滑到20%。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已有50多家太陽能企業倒下,1/3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在這一場寒冬中,有市場人士指出:將有30%的光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將被淘汰。
“明天雖然很美好,但你得確定今天晚上還活著!敝型额檰柛呒壯芯繂T李勝茂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現在這個過程和形勢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歐債危機后,歐洲銀行對于太陽能行業貸款緊縮,但同時我們的太陽能廠家卻在準備擴大產能,大量的翻倍,但需求卻沒有變化,這就造成了嚴重的供過于求。”在香港上市的卡姆丹克董事長張屹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對于目前的“寒冬”,張屹表示:“今天這個局面可以說是這個行業自己造成的,沒有人想到需求量會停滯不前,大家都往前沖,造成了大量的供過于求。”而供過于求、行業在2010年的預判錯誤以及中國企業一味追求規模而忽略技術,成為目前嚴冬的“罪魁禍首”。
9月8日,美國一參議員致奧巴馬的信中提及,中國產品在可再生能源市場中越發占據主要地位,中國光伏組件量子2006-2010年之間增加了1593%。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光伏產業以每年9000萬兆瓦的裝機量增長,占據了全球60%總量。今年7月,浙江近200家光伏企業的產能超過上年總量的230%。
“行情好的時候,一堆人便進入了這個行業,但這些新成員是比較盲目的,不做長久的分析,只想分一杯羹,這是造成這個行業困境的根本原因—供過于求。2008年很多企業加入,2009年形勢不好很多企業倒下,2010年形勢一好,大家又忘記了曾經有過下坡路,產能又大量增加,運氣不好的是,歐債危機來臨!睆堃賹r代周報記者稱。
以浙江為例,目前浙江省共有光伏企業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規模均在100MW以下。據張屹給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數據:“目前供過于求起碼有一倍多,全球市場需求在20GW左右,產能卻達到40GW-50GW,多余的20GW只能淘汰”。
“很多企業都誤判了形勢,去年光伏產業增速還是非?斓模@就給某些企業傳遞了一種錯誤的信號,就大量擴產,可后來市場不佳,這部分的產能只能閑置,也造成了大量的現金流無法回籠!崩顒倜瘜r代周報記者表示。
張屹還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太陽能產業優點是規模大成本低,缺點是沒有技術優勢,日后行業需要把發展重點轉變下,不要一味在低層次擴大規模,而是要將產品做得更精更好!
2008年,英國媒體曾將施正榮評選為“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三年后,這位光伏界的“比爾·蓋茨”在行業跌宕起伏的沖擊和自身問題的雙重壓迫下,最為迫切的,卻是如何拯救外界眼中早已千瘡百孔的尚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