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唱片產業在困境中尋求多元化發展
“2010年是過去11年里唯一沒有出現百萬級銷量唱片的一年。現在艾回公司的業務在向音樂傳媒、圖像、live、周邊產品等非CD領域延伸。”
一年一度的“艾回戶外音樂節”在7月底開幕,歷時一個月,游歷五座城市,舉行七次公開演出,觀眾超過20萬人,每次演出有二十幾位藝人登場。人們來這里享受著live music、綿延數十米的鋪滿食品和飲料的涼棚以及各種限量發售的產品。2010年的音樂節上,濱崎步制作的咖喱賣到了1300日元一份。2011年,贊助商7-11店里陳列了多位藝人制作的便當和周邊產品。這次音樂節是日本國內有史以來由單一唱片公司承辦的最大型的活動,每天面對海量人群產生的巨大消費能力,周邊產品的售賣為艾回帶來了可觀收入。
2011年3月,艾回公司CD銷售僅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在2006年同期卻有六成以上。艾回CFO竹內成和悲觀地表示,“近年來是音樂界發展最不好的幾年”——2010年是過去11年里唯一沒有出現百萬級銷量唱片的一年。現在艾回公司的業務在向音樂傳媒、圖像、live、周邊產品等非CD的領域延伸。
現在的大背景是音樂市場慘淡,日本國內CD銷量從1998年的6075億日元逐年下降,十年間市場規模已萎縮至3700億日元。在嚴酷的環境下,各大有資本實力的巨頭紛紛進入,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最近市場已被索尼音樂、環球音樂、艾回三大巨頭占據了半壁江山。競爭中,對賣座歌手的爭奪也無可避免。
中小唱片公司的股價一直在下跌,能寫出大賣曲子的概率也很低。有了YouTube,大家都在網頁上點擊自己喜歡的音樂,如果不是特別喜歡,便不會購買。更要命的是如果在網上下載了某一單曲,整張專輯就很難賣出去。艾回于2011年7月1日減少了音樂制作部門的預算。現在艾回甚至要靠推動韓流組合“東方神起”或者從《AKB》綜藝節目選秀出來的歌手來救市了。
各個唱片公司紛紛將過剩的人力投入到快速增長的領域如視頻網站“BeeTV”,他們既播放電視節目,也制作電視劇和節目,現在他們又把目光對準了移動社交。2007年12月剛起家的BeeTV曾在日本被稱做“問題兒童”,第一年的赤字就高達40億日元。2009年初,他們改變策略:只要每月支付315日元,就會彈出小畫面告知你周圍有誰正在收看這個節目。
以往電視劇制作單位都會花費整年時間制作至少一部大型作品,強調自己精益求精的品質。最近,他們改變了策略。比如賣座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的導演行定勛,推出了BeeTV制作的愛情劇《女人的兩次旅行》和《派對結束》。《派對結束》作為新電影大肆宣傳,而《女人的兩次旅行》則直接在院線上映。原本想投入資金制作高清視頻,現在只求在DVD出租上達到收支平衡就已經很好了。
現在,企業需要用豐富的內容吸引普通會員成為深度用戶。例如BeeTV出品的一檔節目“吻,吻,吻”,節目從頭到尾都在接吻。播出后受到了20歲女性上班族的歡迎,甚至還出了DVD。有賴于巧妙的營銷,BeeTV如今的會員增加到了160萬,2011年有望扭轉赤字。隨著智能手機和大屏幕的手機成為趨勢,BeeTV的目標會員是220萬,爭取實現350萬會員!同時,BeeTV也在逐步探索自己成為廣告媒體的可能。
在音樂領域,當下艾回的目標是“360度戰略”。不同行業間相互合作,推動歌手們在音樂領域之外也能夠大展身手。比如“東方神起”在7-11擁有品牌的便當和點心,歌手古谷仁美與童裝連鎖店“幼兒本鋪”共同開發幼兒服裝品牌。雖然每個生意都并不大,但幾個綜合起來帶來的收益卻很可觀。
艾回“以人為本”的目標旨在發揮藝人在各領域的長處,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娛樂企業。這個目標的實現還要取決于擁有有魅力的藝人。艾回的招牌明星濱崎步在男性和女性中間都有很大的影響力,無論是現場、周邊產品,還是與她有合作的品牌,都能產生強勢號召力。岡山證券的分析師森田正司指出:“最近火爆流行的無論是‘少女時代’還是‘AKB48’,都是艾回側面推動,但都不是自己主打的歌手,希望艾回能盡快走出這個困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