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留下個歷史空白
2005年,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改制,天津市和平區經貿委出售該公司資產,張彥森出資1.06億元購買了狗不理集團,但并沒有取得該集團在狗不理速凍公司投資的28%國有股權。
根據天津市和平區經濟貿易委員會出具的一份2005年2月22日的書面說明顯示,天津同仁堂沒有取得狗不理速凍公司國有股權的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未解決,和平區經貿委解決起來十分棘手,就拖了下來。
這份說明書顯示,在狗不理集團國有資產上市拍賣前夕,天津狗不理速凍公司的控股股東香港浩平提出,狗不理集團拖欠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凍食品有限公司133.33萬元承包費。根據1997年該公司與天津狗不理集團公司簽訂的《關于對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凍食品有限公司承包經營的協議書》,不應當提供狗不理集團整體改制所需的有關法律文件。
和平區經貿委認為,“協議書中的內容有諸多顯失公平之處”,“對方所提拖欠133.33萬元承包費在狗不理集團公司賬面上并無體現”,決定在狗不理集團公司國有資產整體出讓項目中,將天津狗不理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的國有股份不予掛牌轉讓。
在這份文件中,和平區經貿委還決定,“在實際交易完成后,出讓方可將已在狗不理集團公司對外長期投資之中的110萬元退還給實際受讓方。”
2005年2月28日,狗不理包子集團所擁有的包含“狗不理”注冊商標在內的全部國有資產被拍賣,狗不理集團對狗不理包子速凍食品有限公司持有28%股權除外。競拍結束后,和平區經貿委將交易價款中的110萬元退給了買方天津同仁堂,28%的國有股權則歸和平區經貿委持有。
狗不理集團改制后,客觀上形成了民營的狗不理集團和國資參股的狗不理速凍公司并存的局面,就此拉開了兩家公司較量的序幕。
第一回合張彥森撤訴
“2005年改制后,他們(張彥森)不愿意收購,也不想讓我們這個廠繼續下去,”狗不理速凍公司總經理助理趙國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狗不理集團改制以后,張彥森就以狗不理集團的名義建立了自己的速凍食品廠,但市場已被狗不理速凍公司占領了。
何俊偉表示,為了解決市場空間的問題,狗不理集團采取的手段就是解散狗不理速凍公司。張彥森2005年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責狗不理速凍公司管理混亂、產品質量低下,而狗不理集團投資1700萬元建設的速凍食品基地的產能嚴重閑置,生產的速凍食品被迫轉而在天津以外的部分國內市場銷售,國外市場的拓展也受到嚴重阻礙。
一份法律文書援引的信息顯示,2005年4月3日,天津市和平區國資辦作出 《關于向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移交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凍食品有限公司28%股權的決定》,但“狗不理速凍公司及相關行政機關對此均不認可”。
何俊偉表示,那之后,狗不理集團就開始采用訴訟手段。當年的報道證實,天津市和平區法院拒不立案,狗不理集團又到天津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立案,速凍公司卻以管轄權問題為由拖延時間。
趙國棟說,當時狗不理速凍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都鋪了貨,狗不理集團通過打電話發傳真的方式告知各地經銷商,聲稱狗不理速凍公司要解散,不能繼續供貨。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查明,狗不理集團于2007年5月30日提出撤訴,理由是狗不理速凍公司28%的股權仍由和平區經貿委持有,天津一中院裁定準許其撤訴。
法院的判決書還載明,撤訴后,和平區經貿委以狗不理速凍公司拒絕狗不理集團作為股東進入董事會,董事會長期無法召開,且企業長期虧損等為由,要求撤銷狗不理速凍公司。天津一中院認為,和平區經貿委從2005年起就沒有參加股東會行使股東權利,已經名存實亡,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已經出現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和平區經貿委利益受到重大損失,因此判決狗不理速凍公司在一審判決生效后10日內解散。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接到狗不理速凍公司和香港浩平的上訴,在審理過程中,和平區經貿委被撤銷,其職責由和平區商務委繼承,官司繼續。2011年6月30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法院的判決,駁回和平區商務委的訴訟請求。
魏顯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3年與狗不理速凍公司的商標使用合同就到期了,狗不理集團肯定不會再續簽了。
何俊偉說,狗不理的商標使用權是十年一簽,2013年狗不理集團也需到國家商標局續商標,如果狗不理集團不愿簽署授權使用協議,就屬撤資行為,而目前狗不理速凍公司28%國有股的股權持有人是和平區商務委,該公司只有使用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盡管現在我們已經無法跟他們(張彥森)合作,但距離和平還有一點點縫隙,”何俊偉說,從法院判決的角度,狗不理速凍公司的生存已經沒問題了,他仍在等待狗不理集團能坐下來談,化解糾紛,而不要動輒通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散公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