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指出,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成為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
《規劃綱要》指出,文化體制改革重點任務要基本完成,也就是在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出版、發行、影視劇制作和發行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要完成一般國有文藝院團以及新聞網站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工作。
提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基本建立,要求“十一五”期間提出的五大惠民工程要繼續鞏固完善提升,像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重點推進直播衛星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從“村村通”到“戶戶通”,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要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數字電影的目標,每學期農村中小學生觀看兩場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農家書屋工程到2012年要實現覆蓋全部行政村;文博圖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要實現向社會免費開放等。
對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對現有的七大類傳統文化產業要進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同時對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要進一步加快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成為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
文件稱,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真正推動文化產業能夠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按照“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超過23%的水平,應該說“十二五”期末實現這個目標是完全有可能的。
《規劃綱要》提出以重點工程帶動的工作思路,明確了九大重點工程,并細化分解為50項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既包括國家層面的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比如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出版博物館、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國家民族博物館、新聞博物館等;也有大量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民生項目,比如要求“十二五”期間所有的城市以及縣城都要建成數字影院;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重點建設13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其中大部分是適應文化改革新要求提出的新項目。比如科技發展對文化數字化工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提出文化資源、文化生產、文化傳播的數字化,包括數字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數字化,也有對一些重點工程,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延續下來的惠民工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推進核心文化企業上市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統計,目前有多家出版企業上市,其中涉及報業、出版、期刊、印刷、數字產業等等各個領域,可以講已上市的出版企業已經涵蓋了現有的所有出版企業的經營項目。
鄔書林稱“十二五”期間將會采用以下措施進一步推進,用好上市這個工具來保證文化產業的發展,保證文化企業在股票市場上有一個好的表現。一是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核心企業上市。“十二五”期間將把中國出版集團經過一個嚴格的程序讓他上市,以保證文化企業在文化市場、股票市場有出色的表現,來增進股民信心,讓更多的人關注文化、投資文化,隨著文化的發展使整個公民受益,使我們整個文化實力有所增強。
鄔書林介紹稱,“十二五”期間有中國出版集團、中國科技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等一大批最重要的企業上市。同時,廣東、上海等地的出版集團也已經準備上市,按程序正在申報。同時還把一批有潛力、有創新點的重要的國有、民營企業推動上市。有計劃地把好的企業上市,增強企業競爭力,保證文化產業在股票市場有出色的表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