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被定格的群體。
他們之中,75.1%的人主觀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壓力源頭來自于業務績效、社會環境和企業經營等外部的過高要求,抑或職業晉升、薪酬回報與工作自主化等個人無法滿足的資源需要。
他們之中,86.8%的人展示出高水平的心理資本,練就了優于常人的心理應對能力,既縱橫捭闔,又忍辱負重,代價卻是快樂與巔峰體驗的喪失,病假天數同比增長44%,醫療費用支出同比增長200%,并且出現高抑郁傾向的人數比例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一倍。
他們之中,78%的人都不曾流露出職業枯竭之態,對事業高度認同而又目標明確,但卻像依賴于運轉速度的陀螺,掙扎在高強度的工作負荷中,時刻面臨著活力喪失、價值坍塌的沖擊。
他們是2011年度中國高級經理人心理狀況調查關注的主角,是當今企業、組織中無可替代的角色。
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高級經理人。
2011年度中國高級經理人心理狀況調查報告,主要通過將《財富》(中文版)回收的高級經理人調查數據與中國在職員工平均狀況進行對比和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2011年高級經理人群體的心理特點及變化趨勢(見圖1)。
他們感受著高度壓力,以健康和經濟損失為代價
入夜后,辦公大樓依然一片燈火通明。面對著年終考核指標上金燦燦的A,何總卻感到無助而乏力。一年的辛苦,終于換來了不菲的業績。他主管的部門會獲發高達上百萬的獎金,但如何向下公平分配,卻是每年都著實令他頭痛的問題。而且正因為不錯的業績,明年他將得到提升,并被派往東南亞某國負責新公司的籌建。當年,從東北到北京的時候,他就與愛人有過“協議”,愛人一起遷到北京后,他們就再也不分開了。可如今,他面臨著再次“違約”。即使妻子同意,已讀小學的兒子也不可能再隨著他游走四方。“我多希望一切能像演員走平衡木一樣那么容易!我甚至渴望自己生一場大病,能躲過這次年終考核。”
調查中,關于“壓力狀況”一項的結果表明,多達75.1%的高級經理人主觀感受壓力大。壓力使得61.3%的高級經理人“工作效率降低”,55.7%的人“產生消極情緒”,并由此引發直接的健康和經濟損失。2011年,高級經理人請病假天數同比增長44%,醫療費用支出同比增長200%。
首先,從“壓力狀況”這一維度來看,我們側重從壓力主觀感受、心理壓力和身體壓力三個分維度進行考察。
調查結果顯示,與中國在職員工平均水平相比,本年度中國高經理人群體主觀評估自身壓力水平較高,75.1%的高級經理人主觀評價自身壓力水平處于較大、很大或極大(見圖2),比中國在職員工的壓力感受平均水平高出了17.2%,說明高級經理人群體主觀評估到的壓力較常人更大。壓力主觀感受,是指個體對各種壓力總體感受的主觀評估,這種壓力感受的程度,可能與其實際壓力大小不一致。
在壓力帶來的影響方面,相比于中國在職員工的平均水平,高級經理人的心理壓力相對較高,而身體壓力則相對較低(見圖3)。心理壓力,是指壓力使個體在心理方面造成的反應,即因為壓力而造成的心力耗盡、難以放松等心理反應;身體壓力,是指壓力對個體身體方面造成的反應,即因為壓力而造成的睡眠問題、飲食問題、身體疲憊等身體反應。也就是說,由于社會角色和工作崗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強度的工作負荷等壓力,高級經理人比普通員工更容易從主觀上感到強大壓力,并產生心力交瘁、無法放松等負面的心理狀態;但同時,由于高級經理人擁有更好的經濟基礎、醫療條件和更有效的減壓手段,壓力在其身體反應方面所造成的如飲食不好、睡眠不良等實際影響,并不高于普通員工。
不容忽視的是,高級經理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仍然亟需引起我們的重視。平均每位中國高級經理人在2011年下半年因生病所請病假的天數約為0.72天,同比增長44%(2010年下半年為0.5天);而在醫療費用支出方面,2011年平均每位高級經理人支出多達1,400元,同比增長200%(2010年僅為460元)。
壓力對高級經理人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工作效率降低”(61.3%)、“產生消極情緒”(55.7%)、“出現失眠和其他睡眠問題”(53.4%)和“對工作缺乏興趣”(43%)。
為了減少壓力對自身帶來的負面影響,高級經理人最常使用的減壓方式是:“聽音樂”(41.1%),“看電視或電影”(32.1%),“與親人或朋友在一起”(30.4%),“閱讀”(24.5%),“慢跑或散步”(23.7%),“睡覺”(22.4%)等,這一結果與2010年同期調查結果相當,表明這幾種手段在高級經理人群體中,已經逐漸成為比較有效和受歡迎的壓力緩解方式。與此同時,仍然有一部分高級經理人會采用“吸煙”(9%)、“喝酒”(8.8%)等不健康的方式緩解壓力。
與2010年相同,“做心理咨詢”這一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被普遍應用的科學應對方式,在中國高級經理人群體中仍然極少被采用(僅占0.2%)。這一結果說明,與大眾心理健康相關的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仍有待積極探索。
從不同性別的高級經理人的壓力狀況來看,男性高級經理人的壓力主觀感受水平更高,但女性高級經理人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壓力水平則高于男性,即壓力對女性高級經理人群體身心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在不同年齡方面,36~45歲高級經理人的壓力主觀感受水平最高,26~30歲高級經理人的心理壓力水平最高,31~35歲高級經理人的身體壓力最值得關注;55歲以上高級經理人的壓力感受以及壓力對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均最低。隨著每周實際工作時間的增長,高級經理人的壓力主觀感受水平及壓力對身心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都相應升高。
他們缺乏積極情緒,卻能調控消極情緒
極度自信的Sean,是公司里連續三年業績最佳的銷售總監。每年的年休,他都會選擇一些潛水、沖浪等極限運動。只有在這時,他才能獲得一些短暫的快v過程中那種滿負荷的運轉、無數次談判桌上的心力交瘁,以及和家人的聚少離多這些客觀情況消磨殆盡了。但我還是會安排慶功會,和團隊一起‘high’一下。我必須堅定地帶著大家往前走,因為時間同樣也沒有留給我太多去消沉的余地。所以,我把幸福生活解釋為:‘有真正值得體驗的煩惱與憂慮的生活’。”
調查中,在“情緒狀態”方面的結果表明,相較于一般員工,繁重持續的工作狀態和諸多方面的壓力使得高級經理人群體不容易產生興奮、欣喜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但由于工作角色的需要或自身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心理應對能力,高級經理人也比較能夠妥善調控消極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高級經理人2011年度出現高抑郁傾向的人群比例同比增長了近一倍。
在“情緒狀態”方面,調查主要從積極情緒感受頻率、消極情緒感受頻率及抑郁傾向水平三個方面進行考察。結果顯示,相比于中國在職員工的平均水平,高級經理人群體感受到的積極情緒更少,消極情緒水平則基本相當(見圖4)。但值得注意的是,較2010年同期調查數據,高級經理人2011年高抑郁傾向人群比例(1.5%)增長了近一倍(2010年為0.8%),這種增長趨勢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