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南京農業大學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努力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育人計劃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開設創業類課程、創業實驗班、創業實訓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提升學生的創業素質,培養了大量基礎厚、素養高、能力強、潛力大、全面發展、服務“三農”的創新創業復合型人才.
1、致力創業教育實踐,筑起育人燈塔
學校自2004年入選首批國家創業培訓課程試點高校以來,不斷探索形成了開展創業教育較為完整的思路.2005年學校成立了校創業教育領導小組,2006年成立“創業教育研究中心”,2008年底成立了創業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從組織保障角度不斷予以強化.學校還先后頒布了《關于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意見》、《大學生創業基金管理辦法》及休學創業等一系列制度,從制度機制不斷予以創新,使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大體系.
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中,致力于將創業教育與育人工程融合在一起,著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將普及型的就業創業必修課、結合學科專業特點的創業專業選修課、讓學生掌握小企業開辦與管理全過程的理論和實務的公共選修課、以模擬經營等方式培養研究生創業能力的企業管理實務類課程等“四位一體”,有效利用第一課堂,為學生提供了體系完整、資源豐富、具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學校還專門為學生設計了創業項目資助計劃,學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項目創新創業研究工作,通過項目的實施,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研究前沿和社會生產實踐第一線,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同時設立了“社會實踐學分”、“文化素質學分”和“創新能力獎勵學分”,大大激發了學生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定期舉辦創業名家講壇,以“關注創業、鼓勵創業、自導創業、服務創業”為主題,用成功創業者和就業指導者的親身經歷去鼓勵當代大學生勇于創業、學會創業;學校還對有創業愿望的同學開辦“創業人才實驗班”,聘請多位校外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創業顧問,為學子們樹立真正的創業理念.
經過長期實踐,逐步形成了校內優質師資與校外兼職導師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校內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相結合的“三結合”辦學模式,培養了大批具有創新創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涌現了一批創業精英人物,弘揚了“誠樸勤仁”優良傳統,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校長期堅持“學校搭臺,學生唱戲,多方實踐,全面提高”的原則,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并把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與學校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標統一起來,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舞臺.2000年以來,學校先后成立了大學生創業者協會、大學生企業管理與商務策劃同盟、電子商務與工商管理學社、會計學社等數十個創業創新類學生社團.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電子商務綜合實驗、企業決策模擬實驗、企業管理創新大賽、新農村規劃設計大賽、ERP模擬沙盤對抗賽、城規模型制作大賽、南京高校學生食品科技論壇、明日工程師論壇等,各種創新創業活動繁花似錦,營造出爭相創新的校園氛圍.
如今,每一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都會受到全校師生的追捧.在每年參賽的數百份創業計劃里,學子們大都將著眼點落在了農業科技、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并且這些涉農“金點子”幾乎都基于實力強大的高端科研技術項目和產品,“益農生物農藥創業計劃”等一批項目的背后,還有著“863”、“973”項目成果的支撐.在江蘇省和全國的競賽中捧回了一塊又一塊熠熠生輝的獎牌:先后7件作品獲得國家級挑戰杯銅獎,9件作品獲江蘇省一等獎,15件作品獲二等獎;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列為首批60所實施國家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學校.
3、努力拓展育人平臺,實踐推動創業
為保證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學校先后在校內外建設一批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創業實踐.衛崗校區建有100多平米的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珠江校區建有大型的農學、畜牧、園藝、環境工程、食用菌等創業教育實習基地.在校外,學校以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為依托,建設有193家分散性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覆蓋了農業產業的方方面面,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了有效載體.
南京農業大學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受到多方肯定,2009年10月,獲教育部立項資助建設農科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