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傳統互聯網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1998-2002年的工具和門戶時代,二是2004-2008年的游戲、社交時代,三是2008年以來的電子商務時代。移動互聯網依然會按此脈絡發展,但是步伐更快。2010年經歷了工具和門戶時代,UC瀏覽器、Google地圖、Android優化大師紅極一時。隨后,水果忍者、捕魚達人、微信、米聊開始嶄露頭角……2012,移動互聯網又會有怎樣的面貌?
隨著智能手機的加速普及,移動終端和手機操作系統的激烈競爭,帶動互聯網產業走向從桌面互聯到移動互聯的變革。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1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108.3億元,同比增長154.6%。新浪預計,一兩年內,移動終端上網用戶將超過PC互聯網,未來移動終端的規模將是PC互聯網終端規模的10倍。移動互聯網爆發之勢初顯。正是基于對移動互聯網前景的看好,傳統門戶網站如新浪、網易等紛紛憑借其熱門產品布局移動互聯網。新浪憑借新浪微博強勢進軍移動互聯網;網易全產品線謹慎布局,將其優質PC資源平移至移動互聯網領域,推出了內置于蘋果iOS5的網易郵箱、網易新聞移動客戶端、云相冊、有道詞典、公開課等內容豐富的手機應用。
移動互聯網本身具有什么特性,促使其崛起呢?移動互聯網兼具PC強大的計算功能、互聯網強大的連通功能、無線通訊強大的移動功能。智能手機或平板是大勢所趨,又是隨時隨地可以上網的移動終端,一切碎片時間都得以利用,因此,不管是從終端數量還是使用時間上來說,移動互聯網都將比PC互聯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誘人前景吸引了眾多巨頭和草根前來掘金。終端廠商、運營商、傳統互聯網公司、傳統媒體和新生代移動互聯網公司紛紛開始加大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
看點一: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強調競合關系,單打天下成就王者的故事已成明日黃花
昔日草根通過團隊合作的模式有望成為明日明星,個人開發者和小于10人的小團隊開發者大量涌現;傳統IT大鱷也紛紛摩拳擦掌,希望通過聯合上下游伙伴打造生態系統來鞏固優勢地在國外,“憤怒的小鳥”成為娛樂卡通領域的一匹黑馬,這款開發成本僅10萬歐元的小游戲,迄今已經為Rovio公司帶來了5000萬歐元的收入。在云計算、開源軟件的時代,開發團隊不再需要超大規模、巨額資金——十幾個人、幾百萬資金,有獨創的、吸引用戶的需求,就有可能從移動互聯網中分得一塊蛋糕。移動互聯網,特別是在其應用開發領域的這一獨特的研發模式正吸引著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進入這一領域淘金,中國掀起了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這群平均年齡在25至39歲之間,出身技術或程序員,在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鏈上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應用的年輕人,被戲稱為“新移民”,在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下,中國的新移民大潮已經到來。根據艾瑞咨詢估算,目前中國從事手機應用軟件開發的個人已經超過10萬,并以每年超過35%的速度增長。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小米公司,這家2010年4月成立的年輕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僅用了半年時間其市場估值就超過2億美元,并獲得了來自MorninGSide和啟明創投的3500萬美元的融資,又在2011年8月發布其自主研發的高端智能手機,開放網絡預訂兩天內即超過30萬臺。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小米的七位創始人均是來自Google、微軟、金山等國內外著名IT公司的頂尖高手。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熱鬧非凡的背后,也隱含著諸如產品線過于單一,瘋狂比拼用戶數而暫不考慮盈利問題、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平臺廠商和操作系統等領域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生態系統變得日益重要。開發者在尋找用戶最多即成功概率最高的平臺廠商,而聚集了眾多成功開發者的平臺廠商將樹立更穩固的市場地位。眾多大鱷積極打造開發者平臺的舉動印證了這一觀點:阿里巴巴希望打造面向移動網頁服務平臺,創新工場基于安卓系統本土化的“點心”項目摩拳擦掌,3G門戶正在進行從門戶到平臺的轉型,A8電媒正打造平臺連接手機廠商和開發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