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雅虎變賣“家當”的進展成為全球IT界最為關注的熱門連續劇。雅虎計劃拋售其在亞洲的全部資產,包括日本雅虎和阿里巴巴。可嘆這家昔日的獨步互聯網江湖的骨灰級公司,如今卻真的離“骨灰”不遠了。
曾幾何時,依靠免費和開放的商業模式,雅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以谷歌為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公司依靠強大的技術能力整合全球信息,匯聚了互聯網的巨大流量,然后通過Adsense和Adwords等產品實現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將流量出售給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從而顛覆了門戶的舊有格局。把雅虎一步步的逼進了死胡同。
雅虎的衰落和谷歌的崛起,折射出全球互聯網企業正在從過去的僅依靠商業模式的前驅模式轉為依靠“技術+商業模式”四驅模式。這種變化在中國也正在發生。如果說第一代中國互聯網的主角是以三大門戶為代表的雅虎型商業模式企業的話,那么現在主導中國互聯網舞臺的則是百度和騰訊等技術型公司。這類公司均將公司的技術能力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不僅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而且仍然在不惜一切代價地招攬技術人才。例如,當谷歌停止在中國內地運營的時候,百度和騰訊均伸出了橄欖枝,“撿漏”到不少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的頂級技術高手。
不過,偏重技術談何容易,尤其對于雅虎型商業模式的企業而言,從兩驅變為四驅,絕非等閑之功。不過,還是有這樣的企業完成了蛻變,近年來迅速崛起脫胎于搜狐的搜狗,就是一例。搜狗雖然公司規模不大,卻早早地就與清華大學等高校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究互聯網前沿的技術問題。在搜狗將近800名員工中,超過75%的員工為研發和產品人員,該比例在所有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是最高的。其結果就是,在幾年的時間里,搜狗已申請了200多項專利,數量僅次于騰訊和阿里巴巴。
在如今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前驅+后驅”是一個都不能少:只有具備了強大的技術能力,才有可能做出深受用戶喜愛的產品,再輔之以獨特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搜狗目前正在同時從事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等三種不同形態和特點、需要不同技術儲備的產品,如何將三者融會貫通以致變現是最大的關鍵。搜狗已經形成了創新的“三級火箭”模式——其中,輸入法作為“一級火箭”,為搜狗帶來了3億多用戶;瀏覽器則將巨大的用戶數和流量轉化為更加有效的流量,然后再通過搜索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流量變現。事實也證明,這種“三級火箭”模式非常成功,搜狗剛剛發布的財報顯示,2011年實現營收6300萬美元,同比增長238%,連續6個季度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7.5%。
應該說,搜索這種商業模式,能夠將互聯網用戶的信息需求與中小企業的營銷需求直接對接,從而最大程度上滿足互聯網“長尾”用戶的需求。以此為基點比較搜狗和百度的話,可以看出,二者在搜素這一商業模式上沒有本質區別,差異只在于時間的積累。而搜狗所獨有的輸入法和瀏覽器,則為未來一舉超過百度而埋下了伏筆。事實上,目前搜狗的成長速度已經超過了百度當年的成長速度。
未來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的競爭,將是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復合能力之爭,而且,很有可能快速超越兩驅與四驅的競爭,進入汽車與動車組的競爭。只有那些擁有更多的動力的企業,才能一路領先不至于被“后浪”追上。由此可見,如果雅虎能夠用變賣“家當”的資金,先為自己加上一個“后驅”,則未來還有“上路”的資格,否則,賣完家當的下一步,可能就是賣身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