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條“破產短信”打亂了陳平的生活,此后的日子他只能“寢食難安”。3年前,當他告別15年“宅急送”掌舵人身份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有一天自己會因再次創業受困成為焦點人物。
一年前的陳平,還令人十分羨慕。從與哥哥陳顯寶共同創立物流公司“宅急送”,到率領團隊全身而退,組建“星辰急便”,至獲得阿里巴巴戰略入股,并與鑫飛鴻完成合并。陳平身上閃耀著令創業者目眩的光芒。
直到他“人間蒸發”之前,他還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而他近日的一則短信,則充滿了成王敗寇的辛酸,“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萬,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現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還。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我已經傾家蕩產。做生意有賠有賺,現在公司賠本了,懇請大家一起承擔,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一聲:對不起了。”
然而,他的誠懇與道歉,并沒有獲得同情和原諒。來自微博的批評、媒體的質疑以及供應商的落井下石,不僅讓他“蒸發”了數天,甚至殃及其兄弟公司“宅急送”。
陳平不是第一個在資金鏈斷裂難題面前選擇“跑路”的民營企業家。剛剛過去的2011年,老板跑路已經成為熱點名詞:溫州立人集團老板跑路又被刑拘,團寶網任春雷走了又回來,安溪許火從迂回跑到境外……
可是,人們不禁要問,企業創業之初,這些問題不就可以預見嗎?為什么一度豪情萬丈、勇敢無畏的企業家們在挫折面前總是選擇逃避?沒有了擔當?是什么導致了企業家的怯懦?
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總數已達750多萬家,占全國法人企業總數的70%以上。據調查,非公經濟占全社會就業人口的10%~20%,占用全社會資源30%~40%,繳稅占比50%~60%,提供60%~70%的社會產品和服務,解決80%~90%的新增就業。
破產在企業經營中司空見慣,中國也不會因經濟體龐大而缺少這樣的機會。相反,正因為中國的市場容量大,市場經濟又過于年輕, 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因素,創業失敗的概率也更大。人們一方面給成功者以鮮花和閃光燈,一方面又給失敗者奚落和臭雞蛋。
寬容對待“失敗”的企業家不僅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更有助于培養一個自由的、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唯獨這樣的商業環境才有可能誕生偉大的企業家。理想的商業環境,應該釋放出一種自由、和平與寬容的氣息,而不是一種緊張、固執且排他的成王敗寇的功利思想。誠然,人們在心中總是默默祈禱出現完美的商業領袖,他們具備精英所具備的一切素質,卻又從不犯錯,而事實上,沒有允許犯錯的輿論環境,美國就不可能產生喬布斯式的完美主義企業家精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