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源于財報壓力
據當當網2011年財報:2010年當當網圖書及音像制品、百貨產品、其他營收(開放平臺、廣告等)分別占總營收81.7%、17.2%、1.1%;2011年分別占比67.9%、30.2%、19%。可見,去年當當網在日用百貨品類、開放平臺的急速擴張。
而自2009年到2011年,當當網成本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77.5%、77.8%、86.2%。當當網主要支出是商品采購成本、物流費用、市場費用和行政管理費用,其中前CYE兩項為最大開支。“2011年,當當網成本大增,原因是加大了對百貨產品的投入。”i美股資深分析師李妍認為。
“B2C通過自營進行新品類擴張時,采購成本、廣告成本、初期運營成本都會高出不少,需經過以年為計的周期才能逐步盈利。”上述電商高管說。
而當當網財報顯示,由于成本增速過快,2011年其凈虧2.28億元。2010年,當當網凈利潤為3080萬元。這樣的財務數據讓資本市場失望,并調低對其的“買入”評級。
“當當上市后,資本市場會對增長與利潤有要求。當當網也沒有那么強的資金實力,持續幾年維持高增長、高虧損的運營。而一直虧損的財務狀況,讓其增發融資相當不劃算。”負責TMT行業投資的基金合伙人告訴記者,選擇開放平臺、做運營是當下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比自有品類需要投入大量采購與管理成本,開放平臺的成本投入則要少很多。
一位TMT行業的投資人士認為,當當入駐天貓、承接QQ網購圖書業務,也都是發揮自己優勢,在減少成本下,擴大規模。
開放平臺的憂患
賈鵬雷認為,快速的品類擴張在削弱當當網原有實力。“當當網能在低客單價的圖書類別占整體營收80%至90%時實現盈利,表明它在圖書品類上的運營能力、物流掌控能力不可小視。但后來進入的日用百貨、服鞋等品類,由于沒琢磨透,使邊際成本沒有遞減,亦未攤薄總體成本。”
這實際上是電商擴張的邊界問題。規模經濟的基礎是邊際成本遞減,而一旦邊際成本不變,就到了擴張邊界。對此,前文電商高管認為,“如果B2C品類自營,基于供應鏈特點,擴張有邊界。而如果選擇開放平臺、不代發貨,對供應鏈要求會低一些,擴張邊界會寬泛。”
“在每個品類,肯定存在選擇入庫或不入庫的商家,平臺商應來者不拒。這意味,擁有開放平臺的電商都需要擁有各個品類的供應鏈管理。但目前,沒有一個平臺商可對其擁有的品類了如指掌。”賈鵬雷認為,“這個角度說,開放平臺的擴張也有邊界。”
此外,上述電商高管也有擔憂,當當網可以去邀請商家入駐,不過由于當當以圖書起家,圖書用戶多屬價格敏感型。“當當網的服裝客單價在100元至150元間,這一區間多是淘品牌、傳統品牌的3折至5折價格區間。這意味著,傳統供貨商在當當上的新款賣不出量,只是一個甩尾貨的地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