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沒有破損的組件,稍經處理就可以當“新品”賣。比如,內存條用酒精一擦就跟新的一樣,CPU用紙一擦就干凈,硬盤也只需格式化,再用酒精處理一下就行。
在此之外,全國所有需要二次“深加工”的電子垃圾就來到了廣東貴嶼。在廣東貴嶼,有數萬人從事焚燒廢舊電子產品,和塑料回收分解工作。
“越大的東西,回收價值越低。家電中的鐵、鋁都不值錢。有價值的是電腦、手機等小東西,因為含有貴金屬。”聶永豐告訴記者。據孫文俊介紹,那些徹底報廢的手機,每部大約可以提取價值1美元的貴金屬。
雖然價值高,但是電子垃圾的處理成本更高。出于成本考慮,企業通常不采用污染較少方式處理。比如,很細的金屬線無法剝皮提取,企業往往直接將皮焚燒抽取金屬線,“這種方式對空氣的污染非常大。實際上,企業可將線切成小粒,再用機器來分解抽取金屬。這對空氣的污染小。”聶永豐告訴記者。然而,企業似乎等不及。
無論是北京東小口,還是廣東貴嶼,電子垃圾的拆解都是純人工操作。據相關媒體報道,操作工人將電源板放在電熱器窄小的吹風口下烘烤兩三秒鐘,便用鑷子將板上的芯片、電容、電極管等電子元器件取下,分別放入不同的陶瓷小杯中。
接著,他們用硫酸水沖洗電路板,并焚燒那些無法再回收的垃圾。這些電子產品當中含有十幾種回收價值較高的金屬,如銅、金、銀、鈀等,但亦有鉛、汞、鎘、六價鉻、銻、鈹、鎳等有毒有害物質。
當將有價值的東西回收之后,那些沒用的電子垃圾殘余物(包括有毒物質)也焚燒或者填埋在土里,“這些電子垃圾都沒辦法化解,只有污染環境,如,顯示器的玻璃碎片也是如此。”聶永豐說道。
孫文俊告訴本報,目前,國內的環保技術并不先進,垃圾的價值與意義也未被社會認識,成本遠大于收益;許多被國家認證的分揀中心、電子垃圾回收企業只能依靠國家的補助度日。
天津和昌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雷亦坦承,許多企業因金融危機都停止了電子設備的更新,讓做回收的它們“無米下鍋”。雖然后來的“以舊換新”給了一些Cye政策利好,但仍然“干渴難忍”。這樣的不良運營自然沒有多余的資金來提升技術。
工信部應當加強監管
王爾德
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
“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聯合國的權威說法。”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賴蕓對本報記者表示,“廣東貴嶼還屬于發達國家向中國非法轉移電子垃圾的案例,但是國內自產的電子垃圾在飛速增長,亟待引起關注。”
賴蕓從2000年開始即關注廣東貴嶼電子垃圾現象,并多次進行實地調研,對電子垃圾問題痛心疾首。
他認為,公眾參與是解決電子垃圾問題的重要基礎,因為大多數電子垃圾都是由居民消費產生的,而公民的意識和參與程度還不夠,政府、企業和公眾應當合力建立一個正規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
中國的廢棄手機將增長7倍
《21世紀》:作為固體廢物的一種,電子垃圾在中國有多大規模?
賴蕓:根據2010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回收——化電子垃圾為資源》報告顯示,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電子垃圾以每年3600萬噸的速度增長,其中中國年產230萬噸電子垃圾,僅比電子垃圾最大國美國少70萬噸。
這份報告也指出,到2020年,中國的廢舊電腦將比2007年翻一番到兩番,中國的廢棄手機將增長7倍,可見未來中國將成為電子垃圾的的生產大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