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濫用的推送
推送⇔信息過載?
微信的信息傳達方式通過實時推送來完成,推送不會讓用戶遺漏任何信息。然而,所有事情都有一個度,一旦推送被濫用,相對傳統互聯網環境下的推送或軟件彈窗對用戶的影響來說,會更為嚴重:
1:無法逃避的困擾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手機的依賴遠遠大于電腦,電腦不是時時刻刻開著,而手機每天伴隨用戶的時間平均超過10小時,手機成為用戶聯絡外界的主要通道,所以,當所有的推送都集中在手機展現的時候,帶來的干擾多余信息的傳遞,并且無法避免。
2:額外流量費用
對于傳統互聯網用戶來說,無須為流量多花錢,而對于多以流量計費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推送要耗費大量的流量,并且多數情況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所以,對用戶的影響不只是心情上,還會帶來大量額外的費用。
前車之鑒
推送是把雙刃劍,推送用得好可以讓信息有效傳播,如果用的差,那就會招致用戶反感甚至卸載,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不久前新浪微博的新浪微博奧運版。
在新浪微博的奧運版及后續版本上,默認加了很多機制上無法關閉的推送:

這是讓最讓用戶難以接受的,偶爾的信息推送能有效的傳達信息,但是無休無止的推送就是擾民了。由于北京與倫敦之間存在8個小時的時差,大部分的奧運比賽都是在夜里和凌晨進行,而新浪微博默認很“貼心”的為用戶開通了“奧運早晚報”和“金牌快報”的提醒功能,中國隊每次奪金時微博都會積極的給你推送消息,請注意,這是多數用戶都在熟睡的半夜,其擾民程度可想而知。最后很多用戶棄用官方我微博客戶端,轉向了第三方微博客戶端。

微信:垃圾短信的陰影之外
回到微信的推送機制,由于微信的推送是實時的,并且以點對點的傳播方式進行推送,所以在微信官方無法管控公共平臺信息的推送時間的情況下,微信公共平臺的消息跟普通的用戶之間的消息推送呈現方式并無差別。當推送提示響起時,用戶無法判斷是來源于好友的信息還是來源于公共賬號所推送的內容,這很容易對用戶造成信息過載,微信原本承擔的只是社交屬性里的溝通工具,現在卻變成一個不需要的通知中心,這對用戶來說的極其不好的體驗。而當有一天用戶被推送擾到忍無可忍的時候,那估計這個應用的生命周期也快要完結了。
任何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的手段和功能都會被淘汰,用戶體驗才是永恒不變的需求。
想到曾經很流行的垃圾短信(現在依然流行),當手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垃圾收費騷擾短信也數不勝數,垃圾短信無處不在,已經成了忍無可忍的毒瘤,極客公園曾經也寫過關于垃圾短信的文章《防通訊騷擾的云計算》,是從軟件本身結合云端服務來打擊垃圾短信,但是現狀是垃圾短信依然無孔不入并依舊被用戶所詬病。如果微信公共平臺被濫用,那不排除最終會被當做垃圾信息的來源而慘遭卸載的命運。
當然,騰訊也不是不知道推送機制的缺陷,已經有證據表明微信的推送機制已經在測試公共賬號推送的消息不進行打擾或有效提示,只提示個人用戶接收到的消息,如果此事屬實,那也能從側面證明微信已經意識到推送機制可能給用戶帶來的困擾,并想辦法將微信公共賬號推送對用戶帶來的打擾降到最小。
微信營銷,看起來很美,但路還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