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數已經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互聯網市場,這一事實將在2013年對互聯網內容和商業產生重大影響。今天,中國的手機用戶已經擁有多達3.3億部智能手機,比2011年增長了150%。中國的一家本土研究機構艾媒市場咨詢公司(iiMedia)近日發布了這一數據,目前尚未被英文媒體廣泛傳播。
中國激活的智能手機總數已超過美國的3.21億部。曾先后擔任微軟(Microsoft)和谷歌(Google)中國研究院院長的李開復預測,到2013年末,中國的智能手機總量將達到5億部。這場從傳統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跨越過程,其意義十分深遠,而且最終將影響到人們密切關注的中國GDP增長率。5億智能手機用戶將使中國的電子和實體商務孕育出新的業務模式,由此帶來的影響將是全球性的。特別是,聯系到中國當前正在努力提升國內消費對GDP的拉動作用,因此智能手機的普及尤其重要。
智能手機對于未來互聯網的使用、電子支付以及產品品牌推廣等非常重要。因為今天在中國,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已經超過了用電腦上網的人數。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進一步增長,許多網絡服務可能將被設計成只適用于移動設備,屆時網絡服務也將經歷一次重大轉型。這種情況在中國發生的可能性要比在其他國家更大。因為在中國,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的普及率要遠遠低于美國。智能手機將有助于提高老百姓對品牌的認知度,使人們養成在購買前進行調查、比價的習慣,同時將促進線上線下支付的增長,以及熱門網絡內容的社交媒體傳播等。
以中國的汽車市場為例。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如果汽車廠商瞄準了這些移動電話消費者,那么新車型可能會很快熱賣。購買前調查是人們購車前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了智能手機后,人們在智能手機上調查車型的次數將越來越多。如果社交媒體內容設計得當,再加上轉載率很高的視頻廣告和促銷活動,很容易吸引顧客來到經銷商門店里,給廠商帶來幾十萬臺汽車的銷量。
智能手機已經在一些較大的互聯網市場中對實體商店產生了促進作用。美國實體商店銷售出的商品中,有價值1,590億美元的商品是顧客在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調查,受其影響后購買的。有些聰明的零售商已經開始利用這種現象了。比如,如果消費者在店內用智能手機掃描條形碼的話,店方就會一次性向該顧客額外贈送優惠券。目前大型連鎖超市在中國各地的增長勢頭仍然十分迅速,如果哪些超市能把眼光瞄準那些移動互聯網用戶,并推出類似服務,那么他們與依賴傳通營銷方式的超市相比,將擁有重大的競爭優勢。
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群不斷增長,中國的應用程序市場也正在快速增長。騰訊(Tencent)的微信已經擁有了近3億用戶,其中絕大多數都在中國。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Baidu)最近也發布了一款類似蘋果Siri的語音軟件,用戶可以在外出時方便地搜索信息和地理位置。作為中國最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的淘寶網(Taobao),擁有一款iOS版和安卓(Android)版的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在移動設備上預覽和購物。淘寶是阿里巴巴(Alibaba)的一個子公司,阿里巴巴推出的支付寶功能有些像eBay的Paypal。隨著智能手機的激增,支付寶也必將獲得巨大增長。
中國智能手機的興起也令傳統的科技層級出現了倒掛。雖然谷歌在中國搜索市場并不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但它卻主宰著中國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谷歌的安卓系統目前霸占了中國市場67%的占有率;相比之下,蘋果的iOS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安卓在中國的成功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才換來的。安卓提供的很多谷歌服務在中國被禁,因此這些服務在大多數手機上是無法使用的。相反,這些手機上的很多服務卻是來自谷歌的競爭對手。
蘋果CEO蒂姆•庫克近期造訪了中國。據他預測,幾年之內,中國將成為蘋果公司最大的市場。但蘋果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與谷歌相差太大,要想趕上、哪怕是拉近這種差距,無疑都是一個艱難的挑戰。蘋果或許能通過平板電腦或其它設備的跨平臺應用程序加強它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蘋果電視(Apple TV)的出現也許也會對蘋果的占有率起促進作用,因為中國的網絡帶寬目前正在快速增長,而且中國人對國內外影視內容的需求也可謂如饑似渴。
估計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之內,三星(Samsung)就將超過諾基亞(Nokia),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霸主。對最近在全球許多市場都遭到打擊的諾基亞來說,痛失中國市場霸主寶座無疑又給它平添了更多壓力。雖說最近憑借Lumia系列手機的成功,諾基亞在其它市場上獲得了優于預期的收益成果,但它在中國卻正面臨丟城失地的局面。
中國本土廠商近來也在頻頻發力。華為(Huawei)、中興(ZTE)和聯想(Lenovo)各占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約6%至8%的份額。中國宇龍通信(Yulong/China Wireless)的子公司酷派(CoolPad)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卻控制了中國10%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聯通(China Unicom)也力推酷派的手機。酷派手機模仿了許多大品牌手機的功能,而價格卻更低。而且有趣的是,華為、中興和酷派現在已經開始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爭奪市場份額了。到目前為止,酷派是這三家中國廠商中唯一一家成功在美發布產品的公司。華為、中興、聯想和酷派都攜產品在上周的消費電子展(CES)上隆重亮相。
那么,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它意味著,全世界將在今年見證一個獨特的現象。全球最大的移動消費市場已經初現雛形,新的網上和網下消費模式會很快出現,而能夠把握住這次機會的品牌,或許能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改變他們的市場份額。
到2015年,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將超過美國和歐洲智能手機用戶之和。這種轉變是史無前例的。隨著中國把重心轉移到國內消費上,中國龐大的移動消費群體無疑將對經濟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而它將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