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自2010年至今,海淀區檢察院查辦利用辦理戶口實施詐騙的案件25件,依法批準逮捕25人,總涉案金額高達650萬元。在辦理此類詐騙案件的過程中,檢察官發現我國現行戶籍制度中暴露出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應當引起重視。
戶口案
1
劉局長是假的 辦戶口是不可能的
2012年9月份,被害人謝某通過朋友關系,與嫌疑人崔某相識。崔某自稱是某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認識多位重要領導。謝某見崔某能力很大,即委托崔某為其侄子陳某辦理落戶北京的事宜,并先后給他20萬元用于辦理此事。后謝某向崔某詢問能否為其家鄉的兩個親戚在北京找工作、落戶,崔某表示已經向劉局長(崔某自稱此人為其領導)請示過,可以辦理并向謝某索要35萬元的辦事經費。2012年11月份,謝某已無法聯系到崔某,并得知崔某已被順義分局刑事拘留,才發覺被騙。
據被害人說,因為崔某自稱是某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并且承諾將陳某的戶口落到研究院內,他們才去研究院人才交流中心蓋章。后來才了解到,這個章是外地進京人員在這家研究院臨時存放檔案用,一年的保存費,這章誰蓋都可以,只要有單位,研究院就給存。
還有那位“國家安全生產總局的劉局長”,后來他們了解到國家安全生產總局根本就沒有劉局長,從網上也沒查到這位劉局長。而且被害人還曾收到“劉局長”的手機來電,但后來調查發現,這個手機號碼為嫌疑人崔某所有。這都可以證明崔某主觀上具有詐騙的故意。
戶口案·特點
本地人居多 愛找熟人騙
這些利用辦理戶口實施詐騙的案件中,詐騙對象多為熟人。25件詐騙案中,利用熟人關系實施詐騙的11人,占44%;通過朋友介紹實施詐騙的13人,占52%。此類案件多以好友、鄰居、同學、老鄉、戰友、同事,甚至是親屬作為詐騙的對象,詐騙者對受害人家庭狀況等很熟悉,利用熟人之間的信任和受害人亟待解決戶口問題的迫切心情設計騙局。
另外,本土化犯罪的現象突出。據統計,此類詐騙案中,北京本地人員13人,占52%,非京籍外來人員占48%。由于北京本地人對城區及周邊環境較熟悉,了解北京現行的戶口政策及辦理程序,多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關系,而受害人往往對北京人擁有辦理戶口的資源優勢深信不疑。
84%虛構身份 拉關系行騙
在此類詐騙中,虛構身份,以幫助受害人在戶籍管理部門找熟人、拉關系為由行騙,成為騙子的慣用伎倆。據統計,謊稱自己或者有親屬或朋友是公安、部隊或其他用人單位領導掌握進京指標的21人,占84%。而利用售房捆綁辦理戶口、拆遷騰退房屋遷入戶口等新型詐騙手段也逐漸浮出水面。這些嫌疑人還通過百度貼吧、QQ聊天軟件,發布大量買賣戶口的虛假信息。
戶口案
坐在哈爾濱 網上賣“北京戶口”
2011年10月底,高某在上網瀏覽時發現好多人在網上發帖子想買北京戶口,也有人發帖說可以辦理北京戶口,交易數額都比較大。高某當時沒有經濟來源,就想到可以用此手段進行詐騙。他通過網絡搜索到一個人,從他那里購買了一個叫蘇浩的身份證、一張中國農業銀行卡(開戶人蘇浩)、一個QQ號,一個支付寶,還有一個手機號。2011年12月底到2012年1月初這段時間,高某在百度貼吧“北京戶口”板塊上發了一個帖子,說可以辦理北京戶口,并留下了他購買的QQ號。
發帖后不久,被害人梁某通過QQ聯系高某,說想替她妹妹梁乙購買北京戶口。她通過QQ聊天問高某如何辦理,高某說是通過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中購買大學生進京指標從而獲得北京戶口,并稱26萬元可以辦理。梁某同意后,高某說可以通過支付寶交易,讓她先把錢存進支付寶賬戶,事情辦成后確認付款他才能拿到錢。高某先在淘寶網上做了一個付款鏈接,之后梁某向梁乙的支付寶分兩次存了26萬。高某在獲取梁乙的個人信息后,通過支付寶客服將梁乙支付寶密碼修改,把26萬元錢存進了高某自己的支付寶綁定賬號,后多次在凌晨從ATM自動取款機中將錢取出。錢財到手后,高某將作案用的身份證、手機卡、銀行卡和電腦主板等物品扔掉。
據高某交代,他其實就是在哈爾濱的家里用臺式機與購買戶口的被害人聯系的,他購買了一個VPN代理,將IP地址改成了北京市,這樣對方看見他的所在地就在北京,這個代理也是他在網上買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