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在校大學生來說,創業還只是一個夢。然而北方民族大學大四學生韋寶西已走上網絡創業道路,他的“樂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運行近半年,每月業務量七八萬元。
從財務管理專業轉到現在的網絡行業,23歲的韋寶西說自己的創業發端于一次到網絡公司實習。“我發現,在南方網絡傳媒發展得很快,而寧夏在這塊還落后一拍,應該會有潛力。”他說。
近年來政府出臺各項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實現自我價值。據統計,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699萬,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明顯。
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情況下,創業不失為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另一途徑。而和韋寶西一樣,不少在校和已畢業大學生看好互聯網發展前景,紛紛將互聯網作為創業重要平臺。
為幫助在校大學生創業,一些高校通過開設創業類課程、建立孵化平臺等方式,培育大學生創業意識,幫助大學生減少創業成本,從“模擬”創業進入“實戰”。
在北方民族大學創建的創業孵化園內,經過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專家和學校的層層審批,已有“樂傳”等21家企業首批入駐。
“學校減免了租金、水電費,我們六個股東湊錢購買了辦公用品,‘樂傳’就借助這個孵化平臺提前誕生了,”韋寶西說,如果沒有這個機會,創業應該會推遲到畢業。
大學生創業往往面臨著啟動資金、社會經驗、技術等諸多困難。“剛出校門沒有多少積蓄,創業的錢大部分都是家里支持的。”寧夏多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馬江龍說。
主修設計專業的馬江龍2011年畢業于北方民族大學,畢業時放棄就業,與另外3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在租來的房子里設計研發寧夏的第一個三維地圖。
“我的專業與制作地圖比較對口,而且經過考察發現在沿海地區早已有三維地圖,而且備受認可,但寧夏卻沒有,我認為在寧夏創建這樣一個平臺應該有商機。”馬江龍說,制作三維地圖涉及眾多領域,需要購買航空圖、測繪圖,為每一幢樓拍照,資金需求很大,僅制作出銀川市三區的三維地圖就耗資近200萬元。
如今,“在寧夏”已經上線,雖然還未進行推廣,每日也有一千次左右的訪問量。到今年年底,除繼續與政府做數字化社區網絡化管理系統業務外,“多聞”還將完成寧夏全區大部分地區的三維地圖制作。
記者采訪發現,除了這些科技型網絡企業外,電子商務也是中國大學生掘金網絡的重要方向。
由大學生張亮和馬航創辦的銀川艾依情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其運營主要是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自由品牌灘羊二毛皮制品、皮衣、羊絨等中老年服飾的銷售。通過在網上做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他們的網店積累了一定知名度,業務量大增。據了解,艾依晴累計銷售額超過百萬元,成為寧夏大學生通過電子商務成功創業的典范。
“大學生創業的熱點,除科技型創業外,電子商務在大學生創業中占據很大比例,而且成功率比較高。”銀川市創業辦主任何偉純說,銀川市支持大學生創業的重點方面就在于電子商務,將陸續舉辦幾期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班,邀請淘寶大學的專家授課,講解電子商務關鍵的營銷,以培育一批熟練掌握電子商務的創業人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