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案·原因
戶口帶來的附加利益
是誘發犯罪的主要原因
據海淀檢察院檢察官趙大為分析,此類犯罪高發有三個原因。現行戶口制度帶來的附加利益是誘發犯罪的主要原因。人們之所以愿付高昂的代價爭取北京戶口,主要是因戶口背后的附加利益,它不僅與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諸多社會保障制度掛鉤,還能解決購房、購車、找工作、子女上學等諸多問題。在有些人看來,通過非正當渠道擁有北京戶口所能享受到的利益,將遠超買戶口的費用。在這種利益驅動之下,一方面受害人可毫無顧慮地為辦戶口支付高昂費用,另一方面犯罪分子抓住“戶口市場”有利可圖,鋌而走險設騙局。
如今,買賣戶口現象大量存在,相關部門缺乏監管。大量游離在正常途徑辦理戶口之外的買賣戶口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已倒閉或面臨倒閉的企業,甚至是國企、高科技企業,與非法“中介”勾結倒賣進京指標,但由于此類非法交易方式隱蔽,人力社保等有關部門難以通過監管的方式發現,以至于束手無策。
此外,受傳統舊觀念的遺害,請托“辦事”的不良風氣盛行,花錢辦事、請客送禮的畸形交際方式大行其道。多數受害人法律意識淡薄,防范意識不強,輕信“只要肯花錢就沒辦不成的事”,使騙子有機可乘。
戶口案
3
為拆遷分房 來回遷戶口騙錢
這是一起跨度十來年的戶口詐騙案。2000年四五月份的時候,關某聽堂姐關乙說她所居住的海淀北下關地區要拆遷。當年12月份,關某給張某打電話,說其堂姐在北下關的平房要拆遷,拆遷之前可以將他們兩人的戶口轉過去,這樣就能弄兩套一居室,他和張某一人分一套。
但是關某告訴張某需要拿點錢給房管所的人作為好處費。張某同意了,一共分五次給了關某共計11.85萬元。
后來張某將戶口本和身份證給了關某,關某把他的戶口從海淀派出所遷到了堂姐關乙的戶口上,后來堂姐不同意,又將關某和張某的戶口遷走,關某就將他和張某的戶口遷到了關某現在的住址。
在關某和張某遷出戶口后兩年左右,關乙的房子拆遷了。之后的幾年里,張某一直向關某要這套一居室的房子,關某則以各種理由推托。
關某承認,遷戶口主要是為了做做樣子給張某看,再從張某那拿點錢。
根據關乙的證言,關乙沒有答應過拆遷后給關某一間一居室,北下關的房子和關某沒有關系,也沒有以遷戶口的名義跟關某要過錢。房屋拆遷時,只有戶口在而沒有房產證是不能從開發商處拿到錢的。
戶口案·建議
對戶籍和福利制度
實施改革
針對上述情況,趙大為檢察官建議:有關部門對戶籍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實施改革。一方面,應剝離戶籍的附加功能,實現戶籍功能獨立于社會福利分配,充分發揮人口管理的功能,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另一方面,可通過增加公共財政支出,提高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讓外來人口能享受到平等的社會待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此類詐騙案的發生。
相關新聞:
發改委官員:戶籍制度不能簡單取消了之
國家統計局:中國取消戶籍制度已是歷史必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