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核名 除個別特殊、重點行業以及容易引起爭議的名稱外,冠以“重慶”、“重慶市”行政區域的企業名稱,核名權將進一步下放至區縣工商所。
2.注冊資本金 目前,我市企業注冊資本貨幣可“零首付”,允許公司股東以非貨幣財產繳付首期出資。此外,還允許延長出資期限。
3.經營場地登記條件 從事電子商務、設計策劃、軟件開發等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經營活動,可用住所登記,無須再經所在地業委會或居委會批準。
4.辦理登記方式 今后我市還將發放電子營業執照。部分區縣局登記窗口已經開始試行無午休制度和預約服務制度。
利好來了。
本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相關事宜,創業成本降低在即,手續更簡易。
而我市也已出臺5條相關政策扶持創業。
別辜負好時光。
重慶商報訊 10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從降低最低注冊資本、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等五方面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昨日,商報記者從工商等部門了解到,在此背景下,我市已出臺5條相關政策扶持創業,下一步,創業環境將更寬松。
取消注冊金限額 門檻低了
張太禮是重慶燦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太禮稱,創業門檻高,已讓不少資金少、規模小的創業者“胎死腹中”。
張算了一筆賬,要創辦一家微企,注冊資本金10萬元,且須一次性到賬。銀行驗資費用近2000元。同時,在石橋鋪附近的寫字樓,50平方米的場地約需4000元/月,還不包含物業管理費、辦公用品等費用。
九龍坡區工商分局微企科科長李農軍告訴商報記者,以前,每個月都有創業者拿著很好的項目來咨詢申辦微企的條件,卻唯獨拿不出15萬元的注冊資本金。經調查發現,15%的創業者都有相同遭遇,在大學生創業者中更普遍。
按照國務院對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將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市工商局方面表示,到2017年,僅是重慶的小微企業數量將超過50萬戶,除開目前已經注冊的小微企業業主,未來新注冊的業主都可能受益。
年檢變年度報告 更省事了
重慶建工集團人士稱,由于公司分支機構分布全國各地,甚至是海外地區,每次年檢收齊材料都需花上好幾個月,且年檢還得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量大,成本高。
對此,我市早在今年3月,對所隸屬企業法人在本市工商部門進行登記、且經營范圍不涉及前置許可項目的分支機構進行年檢,將實現企業年檢申報、審核、結果反饋全部年檢程序電子化的“不見面”年檢方式,而無需再提供紙質材料。
同時,網上通過年檢的分支機構,可不在營業執照副本上加蓋年檢戳記。若企業需要加蓋年檢戳記的,無須再到發照登記地加蓋,可到就近工商所加蓋。“企業是否通過年檢,均可在網上進行查詢。”市工商局企業處處長高岷舟說,這將惠及我市4萬戶企業,占內資企業的2成。
隨著今后實行年度報告制度后,企業將更加省事。至于年度報告需要涉及的具體內容,我市將在具體法條修改完善后,進一步研究。
住宅可作經營地 成本降了
市工商局注冊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將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目前,我市從事電子商務、設計策劃、軟件開發等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經營活動已不再受限于營業場所面積的大小,并可用住所登記,無須再經所在地業委會或居委會批準。
同時,允許多個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注冊在同一個辦公場地內。對于沒有辦公實體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還可以使用托管的商務秘書企業的住所、辦公區登記。下一步,除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等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行業外,其他行業企業也有望以住所登記,從而降低經營成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