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人到歐洲來做買賣,中國人是兔子,歐洲人是蛇。蛇嚇唬兔子,兔子害怕得全身顫抖,邁不動步子了。今天,你們雙星人來到這里,讓我感到中國人是蛇,我們歐洲人成了兔子。”這不是一則古代寓言,而是雙星鞋走俏歐洲市場后,一位歐洲人對雙星的評價。那么汪海是如何策動了這場跨國經營呢?
1992年9月13日,德國西部秋雨蒙蒙,第124屆國際鞋業博覽會在杜塞爾多夫市拉開帷幕。此次國際鞋業博覽會,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余家公司參加,人流如潮,盛況空前。
展館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館與館之問,人們需要開著汽車往來,如果步行參觀,有人曾經比喻那要從太陽沒升起時開始,一直走到日落西山才能參觀完,即便是一整天的時間也要快步如飛,草草地看個大概。
場地之大,商家如云,各自為政,劍拔弩張,無疑是氣氛極濃的一次競爭大戰,各參展公司不惜重金將自己的展位裝飾得如同藝術宮殿,相互之間在開館前都封閉操作,各施絕技,力求吸引客戶的注意力,贏得大量的訂單。
汪海天生好斗,一副不怕輸,只能贏的氣勢。他望著各國鞋廠、鞋商將他們的高技術、高質量和多種款式的產品在館內布下陣地、等待決戰的陣式。他面露微笑,不急不慌,因為他懷里揣著一張中國人出奇制勝的王牌,并沒有把這些洋鬼子放在眼里,完全有把握打勝這一仗。
開館的第一天早晨,汪海對躍躍欲試的八位雙星姑娘說:“你們把臉蛋描得漂亮點,穿上咱中國的旗袍,往門口一站,肯定能引起客商們的熱情關注。”
八位姑娘打扮妥當,身上披掛好標有“中國雙星”的英文綬帶,汪海安排她們兩人一組,分別站在四個入館大門的門口。果然不出汪海所料,來參觀展會的各國商人,第一次看見身著旗袍亭亭玉立的中國姑娘,感到驚訝又好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雙星姑娘笑顏如花,彬彬有禮地將印有多種外文的邀請書分發給客戶,邀請書上寫明了雙星的展位號,并且歡迎他們觀摩中國鞋文化表演,參加雙星幸運抽獎。姑娘們一口氣就發出去3000多份邀請書。
這一下,整個博覽會頓時掀起了中國熱。不同國籍的鞋商們爭相涌進了雙星展館。
(下期刊登“蛇與兔子的故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