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聯看中的正是電影宣傳包裝這塊空白市場。2006年底,王大寧的第一單“業務”就是為周杰倫、蔡卓妍等主演的《大灌籃》做網站。
“我們拿到手的,只有簡要的劇情介紹,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資料。”王大寧仍然很清楚記得當時的“窘境”,他和一班與他同樣“瞎折騰”的弟兄沒日沒夜趕工,好在大家都是電影發燒友,對電影演員、導演等歷年作品、風格、戲路等都很熟悉,最終當一個富有動感式涂鴉效果的《大灌籃》官網上線時,連周杰倫都忍不住夸贊“很酷”。
按王大寧的話說,因為此前在電影海報、官網宣傳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大灌籃》之后,新藝聯在圈子中逐漸有了口碑,他們的工作也開始步入快車道。
從《兄弟》、《長江七號》、《赤壁》到《追影》、《竊聽風云》、《非常完美》、《槍王之王》等,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國內大部分影片的官網都交給了王大寧的新藝聯制作或參與,而他的制作也逐步上了火候。
比如為《長江七號》做官網時,除了常規的展示,王大寧還頗有心思地將周星馳入行以來歷年的作品分了類別,甚至還增設了他的代表作、合作搭檔的作品,目的是讓年輕人了解周星馳,同時增加觀眾對《長江七號》的期待感;《赤壁》進行了分期推廣,魏蜀吳逐步推出,再加上演員陣容、故事概要、導演評戲等內容,還巧妙地將游戲、SNS等植入進來,增加趣味性。
副產品:包裝企業
在王大寧看來,做電影海報、官網等與其說是為賺錢,不如說是為愛好。“盈利肯定有,否則也難以支撐公司運作,但與做企業推廣來比,電影推廣似乎不算什么。”因此,新藝聯的商業模式設置就變得簡單而清晰。
他介紹說,國內票房過億的電影畢竟是少數,一般票房是投入的3倍才能不賠錢,再加上演員分錢,這條產業鏈上的其他利益方所獲得的回報就變得很有限了。與電影相反,企業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宣傳需求絲毫不亞于電影,難度卻遠低于后者。
“我們已與很多企業合作過了。可以這樣說,花費同樣的精力,為企業做推廣的利潤是電影推廣的十倍不止。”王大寧笑著說,國內本身切入這個領域的企業就很少,純粹依靠電影推廣而活的企業幾乎沒有。“沒辦法,國內的電影海報、官網宣傳還剛剛起步,能活下來最重要。”他說隨著電影推廣包裝真正成為一門生意,相信相應的公司會風生水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