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的第一次打工,胥定國掙到了1800元錢。當母親接過兒子掙回來的錢,摟著又黑又瘦的兒子時,卻忍不住掉下了心酸的眼淚。有了這筆錢,爺爺被送到了醫院,等待著死神降臨的爺爺,奇跡般地康復了,“12歲孫子打工掙錢救祖父”成為了一個最傳奇的愛心故事。
憑著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改變家人的處境,小小的胥定國有著一種巨大的快樂和幸福。從此他認定了打工--掙錢--讀書,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生之路。以后的每一年暑假,胥定國都會外出打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火熱的打工城市他幾乎跑遍了。憑著打工掙來的錢,他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學業,順利地考上了中山大學經濟管理系。
1997年胥定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分配到家鄉縣城的工作來到上海,開始尋求自己人生新的起點。
在上海,他應聘到一家臺資企業。在這家公司,胥定國受益非淺。3個月后,他被提升為人事部課長,在任職的半年多時間里,通過科學、創新的管理,他為公司節約了管理費100多萬元。年底,他被提升為部長,老總為他的智慧獎勵了25萬元現金。
為自己打工,干一番事業,是胥定國的夢想。1999年,胥定國來到廈門,用打工積累的27萬元資金獨自創業。
第一筆生意,販賣甲魚。從越南運甲魚到廈門,還沒來得及賣,就被全部沒收,17萬元血本無歸。
事后他才明白,當初只聽別人說在廈門賣甲魚賺錢,他卻連貨物進出國門需檢驗、檢疫等基本法規都不清楚。1999年底,他用剩下的10萬元與廈門當地一個朋友合作成立了食品公司,生產鮮榨果汁飲料。雖是一個小投入的項目,卻很快有了效益,而且發展勢頭良好。可讓人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年,合作者燒掉了公司的財務賬本,也不肯退還胥定國的本錢。胥定國又一次鎩羽而歸。
27萬元化為烏有,胥定國重又變得兩手空空。連連的失敗,胥定國沒有敢告訴懷有身孕的妻子。當初接她到廈門結婚時,妻子跟她家里人的曾勸他用一部分錢買一套房先安定下來,可是他執意租了房子,用這筆錢來創業。他曾經給妻子許諾在新居中迎接他們的孩子,現在也只能成為一個遺憾的謊言了。因為再過一個月,妻子就要分娩了。
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胥定國和妻子一道去一位朋友家里做客。在去朋友家的路上,胥定國心里起了向朋友借錢的念頭,可是,在朋友家整整5個小時,除了跟人談笑風生,他就是沒有將借錢的事說出口。晚上12點,從朋友家出來往回走時,突然下起了雨,因為太累,妻子再也不肯走路了,執意要坐出租車。胥定國為難了,他身上只剩下了3元錢,連坐一輛5元錢的摩托車也不夠。妻子見他半天沒動靜,委屈得嚶嚶地哭了。她什么都明白了,流著淚對他說:連坐車的錢都沒有了,你死要面子還硬撐,不好意思借錢就去打工吧。
妻子的眼淚讓他心酸。男人活在世上就是為責任而活,為使命而活,他的責任是保護好妻兒,他的使命是干一番事業。下一步怎么走?找個地方打工能暫時緩解眼前的困窘,可是不到萬不得已胥定國卻不想再去打工。再次創業卻沒有資金,沒有項目,沒有方向,機會又在哪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