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點本錢之后,我就開始折騰了,在西北的各大油田、煉廠、電廠等,都留下了我的足跡。我經常跑格爾木,那個地方海拔較高,空氣稀薄,水只能燒到60-70度左右,飯是經常燒不熟的,一起來的幾個大男人都受不了,呼吸困難、鬧臟子、發燒病倒,可我的生命力很頑強,反倒覺得很開心。當年在通往Cye格爾木的這條路上是不通火車,路況極差,經常有交通事故翻車,而且又是少數民族的地區,人煙稀少,通常只有晚上的大巴,我經常穿個黃軍大衣,用毛領子把自己的臉擋住,提心吊膽,擺出一幅聽天由命的架式,從而練就了一身誰家都能找到,啥人都敢找的克格勃本領,就為了銷售些產品,真不易啊!好不容易交了貨,又要求爺爺告奶奶的討錢,沒辦法,只能咬著牙渡過一個個難關。
97年在西北市場我拿下了兩個比較大的項目后,有了些資金,就想投資辦廠了,于是我下半年就投資40萬和溫州的一個朋友合作,這樣可以及時供貨,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之前我們也合作過幾次生意,他還是守信用的。因為對他過于信任,自己并沒有親自參與管理,最后事與愿違,白紙黑字最后變成了廢紙一張,投出的錢像打了個水漂,可是連個響也沒聽到。
97年初的時候,有位曾經在我起步時幫過我的朋友,他當時在東北市場舉步維艱,局面一直打不開,沒賺到錢,邀請我去和他合作,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可我辛辛苦苦創建的公司我舍不得呀,但忍不住他一再的苦苦相求,讓我把公司轉讓安心的和他合作,最后,我痛下決心,轉讓了自己辛苦創建的公司,來到了東北,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打開了東北市場,幫他賺了不少,但是最后也沒拿到合作應得的錢。
98年初,考慮到東北市場比較大,而且對這個市場較熟悉,我和另外兩個合作伙伴三人雄心勃勃地到東北投資辦廠,地點選在鐵嶺。收購了一家成本較低、比較合算的老廠,我們3人談好了股份及分工,大股東管全面,想法搞資金,另一個股東管生產和供應,我主抓銷售工作。當時廠里條件比較艱苦,我們住在辦公樓,每天晚上幾乎都在提心掉膽中渡過,因為有時候走廊里會有上下樓的腳步聲,有時感覺腳步聲就停在我的門口,我本來是個膽大的人,但也嚇得心都想跳出來,遠處的山上還不時傳來各種各樣的怪叫聲,有時嚇得我一個晚上不敢合眼,那時我真想放棄,我又不是生活過不下去,我干嘛要受這份罪呢?可還是挺了一年多,最后因大股東資金遲遲不能到位,合作伙伴之間的價值觀也不同,大家又不歡而散,合作真得太難了。
98年因為家庭緣故來到了上海,放眼望去,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考察,99年我決定留在上海開始新的旅程,之后短短的幾年時間,大批的“西北狼”蜂擁而至,紛紛到這個遍地黃金的上海灘尋夢。上海必竟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可我因為思維的局限,對新的時代缺乏足夠的準備,自己根本就沒想到上海灘水有多深,有點不屑一故、自已為是。2000年的時候,經朋友介紹和金賓國際投資集團公司合作,主要是做以貨易貨的電子商務平臺,當時應該說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經過一番調查研究,我決定投資進入,當時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也都聞風而至,但是進入之后,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大家一直在苦等,最后變成了傻等,金賓的這個網上平臺始終未能如愿實施,最后是怨聲載道,不歡而散,金賓公司退給我的錢,也被我的伙伴領走了,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