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馬瑞超一雙肉眼" src="http://www.fswenwen.com/Files/BeyondPic/268_5742190_47c9b45aa01eed489acaee8ea7cdacdf.jpg">
瓷器修復家馬瑞超
他叫馬瑞超,家住泡崖小區,他的家也是他的瓷器修復工作室。
馬瑞超的姥爺是天津人,開過古玩店,兼做一些修修補補的活。馬瑞超從小耳濡目染,不到10歲就學會了鋸瓷。自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國內收藏持續升溫,修復瓷器的活不斷多了起來,商業交流修復就成了馬瑞超的主要工作。
把破碎的瓷器拼接起來恢復原狀,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傳統的“鋸瓷”手藝,但你相信損壞的瓷器可以修補到肉眼完全看不出痕跡嗎?大連就有這樣一位修復瓷器的高手。
談工藝 修復瓷器至少一兩個月
馬瑞超讓“破鏡重圓”采用的是高溫熱修法!笆紫却_定受損文物的器形,清洗殘片后進行拼接,然后開槽、上膠、打磨、上色、補彩、施釉、高溫燒烤,最后是做舊。 ”把一件瓷器修復好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
談難點 打磨上色最考驗眼力
“高溫熱修瓷器最關鍵也最難的一步是打磨,這不僅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還需極高的悟性,打磨不好,表面凹凸不平就會影響上色。 ”馬瑞超說,打磨最費時費力,一旦做不好就會功虧一簣,他曾花幾千元買來數碼電子顯微鏡,但不久就不用了,“太麻煩,精度比不上用眼看”。
瓷器修復的另一大難點是模仿原作上色,這也需要憑借眼力調顏色。
談眼力 接口誤差控制在0.03毫米
馬瑞超眼力有多厲害?他說:“在業內1毫米等于100道,我能一眼看清3道,即打磨后的接口誤差控制在0.03毫米。 ”記者仔細觀察修復好的瓷器,不僅看不出痕跡,摸起來也無異樣。
馬瑞超修復過兩件價值上千萬的古瓷珍品,這也是他引以為豪的兩件作品!案蛇@一行,信譽非常重要,收藏者一般是通過熟人介紹才放心將自己的寶貝拿給我修復。他們信得過我,瓷器放在我這里也不簽協議,修好后過來取就行。 ” 記者 于雅坤
鏈接
商業交流修復
馬瑞超解釋,商業交流修復就是把破損殘缺的古陶瓷修復得完好如初,恢復其原始完整的風貌,使其能夠作為商品進行交易。這種修復要求技術水平極高,要把損壞的器物恢復成原來的形狀和顏色,還要使其色彩、紋飾和質感呈現出完好且長久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