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GAP和H&M
外界評論認為這場時裝產業的劇變意味著多款少量ZARA打敗了少款多量GAP。
彭博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30日的H&M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5%,至325億瑞典克朗(約合51.35億美元),但同期凈利潤卻下降1.3%至52.9億瑞典克朗(約合8.36億美元),其營業收入已連續2個季度同比下滑。其四季度凈利潤還不如Inditex的凈利潤,而GAP2012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大約3.08億美元,更是落后Inditex一大截。
短短幾年時間,Inditex集團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從2007年到2011年的連續五年時間里,Inditex業績節節攀升,分別實現銷售額94.35億歐元、104.07億歐元、110.48億歐元、125.27億歐元和137.93億歐元,分別實現凈收入12.59億歐元、12.62億歐元、13.22億歐元、17.41億歐元和19.46億歐元。
而實際上,Inditex的突變來源于2003年,此前其表現一直平平無奇,直至當年其獲得西班牙最佳品牌,銷量排名西班牙第一,全球銷量排名第三,市值超過80億美元,Inditex由此脫穎而出。當時美國GAP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其大退步是從2002年虧損32億美元開始,這是后話。
2008年是Inditex的又一轉折點。
2008年第一季度財報,Zara所在的母公司集團西班牙Inditex銷售額上升9%,達到22億歐元,而Gap則下降10%至21.7億歐元,雖然銷售額只差了一點點兒,卻成為了兩家公司歷史性的轉折點。
2008年,當西班牙的Inditex在營業收入上首次超越GAP時,外界評論認為這場時裝產業的劇變意味著多款少量ZARA打敗了少款多量GAP,這在國際時裝行業是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GAP過往的輝煌還歷歷在目。
GAP作為時裝行業的標桿,成立于1969年,曾經擁有舉世矚目的地位。Inditex集團成立于1985年,比GAP足足晚了16年,卻打敗了GAP,這無疑是讓世人都震驚的事情。
GAP引導了幾乎兩代美國人休閑服裝潮流,2000年左右,GAP發展達到了頂峰,從2000年開始則大不如以前,它就一直被過度擴張的店面和冰冷的赤字所困擾,業績下滑,輝煌不再。此后,即使GAP更換CEO,也未能力挽狂瀾。
H&M(Hennes & Mauritz)則比Inditex成立更早,創立于1947年。而現在,Inditex和H&M則被視為時裝行業的勁敵。H&M更追求不同要素間的平衡,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要保證增長質量,實行穩健擴張,Inditex的開店擴張速度大約是其兩倍,更尋求高速的擴張之路。
大約2009年,Inditex集團銷售額首次超過之前全球最大的美國服裝零售商Gap,一年后它又超過了H&M集團,成為時裝零售市場的老大。形勢已經發生扭轉,乾坤巨變。伴隨而來的是奧爾特加財富的劇增,這財富來自他獨創的ZARA模式。
ZARA模式
ZARA的襯衣從設計師到專賣店只要兩個星期,比它的競爭對手快上12倍。
比鄰奢侈品巨頭開店,從不做廣告,最前沿的時尚設計。這就是ZARA。
38年來,精明的奧爾特加遵循這種被稱為“油污模式”的開店策略,將ZARA開到70多個國家:即每登陸一個新市場,ZARA都會先在大城市中心區域的最繁華路段開店,然后再把觸角伸向較小的市鎮,在不做任何廣告的情況下讓品牌影響力輻射全國!斑@就像一滴油在織物表面慢慢延展的過程。”奧爾特加曾形象地闡釋道。
所以,無論是紐約的第五大道,還是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抑或是上海的南京路,都能在奢侈品集聚的繁華地段看到ZARA的身影。
至今,奧爾特加仍清楚地記得1990年,當他把ZARA首次開到巴黎時忐忑的心情,因為ZARA的對面是Chanel、Dior 等高級時尚屋。開業當天,最挑剔的巴黎人將ZARA圍得水泄不通,54歲的奧爾特加,卻顧不得大老板的身份,站在店門口,激動地哭得像個孩子。
“商店就是我們最好的廣告,我們把節省下來的資金花在頂級的選址地段上。”ZARA總裁Isla認為,能被Chanel、Dior、LV、GUCCI等奢侈品包圍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