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源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碟可口的“花市咸菜”。“花市咸菜”不但是遼源人獨特的味覺享受,如今還遠銷到40多個省市地區,大受青睞,其創始人曹春花也因此遠近聞名。從最初的擺攤賣咸菜,到如今創辦年銷售額近4000萬元的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一路走來,曹春花上演出了一幕白手起家的奇跡。
絕境中艱難創業
曹春花今年48歲,東遼縣友誼村人,朝鮮族。1987年,曹春花的丈夫去韓國打工賺了一些錢,回來后就自己做生意。由于經驗不足,3年下來不但沒賺到錢,還賠進去了全部家底,欠了2萬多元的外債。
回憶起那段日子,曹春花至今仍充滿了感慨,“當時賠了10多萬,家里房子也賣了,租了個小房子,日子過得都揭不開鍋了。”
1995年,曹春花跟丈夫賣起了蘿卜干。買來蘿卜,切成條后曬干,拿到市場去賣,顧客買回家后可以自己做咸菜。賣了一年,也沒賺幾個錢。曹春花就琢磨著,咸菜我也會做,既然蘿卜干不賺錢,我也做咸菜賣吧。
花市咸菜大受歡迎
說起做咸菜,曹春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本身是朝鮮族,了解朝族咸菜的做法,并且母親就是做咸菜的能手。同時曹春花也在思考,如果單純賣朝族咸菜沒有多少競爭力,因為還是漢族人多,得適應漢族人的口味。于是,曹春花在朝鮮族咸菜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漢族人口味。
就這樣,曹春花的咸菜一上市,就大受歡迎。每天早上三點多鐘起床做咸菜,早上九點鐘到遼源市站前賣,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沒想到我做的咸菜這么受歡迎,經常我還沒去賣的時候,就有一些顧客在那等著買,最多時候有10多個人等待。開始的時候一天能賣幾十斤咸菜,后來一天做200多斤都不夠賣的。”曹春花說。
遼源市站前,曹春花買咸菜是跟著幾個商販輪流,算下來一個月就能賣六天。于是,她就在遼源市花鳥魚市場租了個攤位,每天固定擺攤賣咸菜。很快,曹春花的咸菜就占據了市場,人們都管她的咸菜叫“花市咸菜”。 從此,“花市咸菜”成了曹春花的金字招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