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全國有699萬名高校畢業生正欲踏入社會。而本省的高校畢業生,就有26.81萬人。
他們之中,并非每一個人都能以順暢安穩的姿態,把握未來。
昨天舉行的“浙江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另一組數據,為2013年的就業難增加了碼數:目前我省累積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有3萬余人,預計外省來浙求職的高校畢業生達12萬人,今年畢業生進入社會總量超過40萬人。
于是,這個夏季,比起以往,看起來更為灼熱。
會上正式發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出臺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政策。
我們同樣通過數字來解讀,希望這些信息,能為以上灼熱的就業數據“降降溫”。
提供1萬個
基層崗位
《實施意見》根據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要求,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村)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提供了1萬個基層公共服務崗位。
省人力社保廳巡視員黃亞萍介紹,目前浙江有3萬個社區(村),省紀委還牽頭在每個社區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都需要高素質的大學生。
目前,省人力社保系統正在加緊出臺配套政策,明確具體的崗位信息以及報名、招考政策。省人力社保廳就業局就業創業處處長任建軍透露,“很有可能會統一招考,具體信息可關注省人力社保廳的網站和浙江省人事考試網。
而很多畢業生不愿意去基層,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擔心工資水平太低。
《實施意見》中還特別規定社區(村)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扶持政策:畢業兩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被選任或招聘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專職工作者的,確保其年收入不低于當地上一年的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其中專職從事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可從失業保險基金促進就業經費中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創業貸款
最高30萬元
求份工作不容易,很多大學生籌謀著自己當老板。
可要白手起家,該去哪兒融資?
《實施意見》將既有政策中規定的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30萬元,并將2年貼息期限延長至3年,設立合作企業的還可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但這個政策,省內各地的情況還不一樣。
先說杭州,畢業生想獲得創業貸款,該如何申請?
杭州市就業局小額擔保貸款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可向戶籍所在地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相關部門申請。至于需要準備的材料,除身份證、戶口本外,還需杭州市地區工商局頒發的工商營業執照、擔保資料等。所以,如果你只是一拍腦袋想創業,那是不行的,你得先把公司組建起來。
“現行政策是10萬元貸款,今年會提高至20萬元,此外若是文化創意類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發項目,貸款額度能提高至30萬元。”
而且,每個創業者總共能貸款4年,戶籍所在地在杭州主城區的,貸款利息會全額補貼,這就相當于,創業貸款是完全免息的;而戶籍在杭州主城區以外的,則補貼一半利息。
鼓勵畢業生
網絡創業
《實施意見》同時鼓勵網絡創業。浙江作為電子商務大省,網絡零售業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畢業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經營并通過網上交易平臺實名注冊認證的,經人力社保、財政部門認定,可享受同樣的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
只是網商沒有營業執照,所以要用網上創業就業證明代替。記者也打聽了一下,證明可登錄杭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辦理。
人力社保廳還會同省教育廳、財政廳下發了《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給予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
今年的求職補助發放范圍從城鄉低保家庭高校畢業生擴大到孤兒、殘疾人畢業生,“總共有2萬多人。”省人力社保廳巡視員黃亞萍介紹。
《實施意見》還明確,“組織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半年內實現就業或參與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省教育廳將在8月底發布“就業最難、最搶手專業排行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