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早于四大門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華網,曾經是第一只打著中國概念的明星股,擁有一個重量級的域名,最終未能能逃脫被出售的命運。
門戶網站第一股隕落 中華網賣身國廣環球傳媒
擁有一個重量級的域名,并不代表能逃脫被出售的命運。日前,中華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華網”)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擬以9080萬港元(約7183萬人民幣)出售中華網門戶等業務,買家為國廣環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作為早于四大門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華網,曾經是第一只打著中國概念的明星股,但遭遇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后一蹶不振,并隨著四大門戶的崛起逐漸淡出國內門戶的第一陣營。
頻繁甩賣資產
中華網的主要業務為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新加坡經營門戶網站,提供內容及互聯網服務、透過互聯網及旅游雜志進行廣告宣傳服務、舉辦活動服務及出版雜志。但由于持續虧損,該公司董事局認為出售非盈利業務,可以使公司將資源更好地分配至旗下業務及其他投資。2012年中華網營業額1.42億,同比增長11.9%,純利增長195%至2041萬元。今年第一季度,中華網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0%至3651萬元,純利475萬元,去年同期錄得641萬元虧損。
此次框架協議的買家國廣控股,國廣控股由國廣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與同方股份、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成立的嘉融投資發起設立,今年以來國廣控股已發起多起收購。
南都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中華網今年以來已頻繁發生多次資本操作。年初,中華網股東M Interactive及CDC信托向陳穎臻出售公司逾7949萬股股份,作價3.259億元,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約74.17%。今年6月,中華網又向獨立第三方出售所持私募基金New HorizonCap-italIV,L.P。全部權益,作價現金51.6萬美元。對此,該公司認為出售事項有助集團將資源集中於其核心業務。
中華網股價從今年1月約4港元/股一直拉升至昨日的5.69港元/股。不過,中華網的業務并不如股價般蒸蒸日上,在納斯達克退市后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以至最后只能“棄車保帥”,將中華網china.com出售。
門戶網站的生存模式
1999年,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網企,2000年3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創業板上市。不過就在2011年7月,中華網在上市12年后因沒有按時提交年度報告遭到納斯達克的書面警告,同年10月,中華網投資集團申請破產保護,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退市。
5G創始人洪波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華網作為互聯網公司早就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實際上他后來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的服務,另一部分是游戲。“這家公司最開始就是資本玩家的架勢,他能很早地把握形勢成功上市,后來一部分股東套現后,業務不斷跟著資本市場去調整,包括收購一些企業服務和游戲的產品。從某程度上,中華網早就不是一個門戶網站,門戶已經根本不是他的核心業務。”
洪波提出,早期門戶利用互聯網無限量存儲和無地域差異,把傳統媒體搬到互聯網上,這個模式在當時比較容易滿意用戶獲取信息的需要。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豐富,用戶在線活動范圍越來越大,門戶原有模式已經面臨挑戰,門戶更像是傳統媒體“內容+廣告”模式,基本不太涉及互聯網新的商業模式。
“作為一個老的模式,門戶概念的股票在資本市場上想增長其實很難,市值不增加,企業難免會面臨賣給誰的問題。”洪波認為,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到中華網,已經完全邊緣化了。“中華網本身沒有太多價值,但是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互聯網企業,還是有一些概念的價值,所以愿意跟著玩的也都是概念玩家,而不是要做服務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