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中國創新中心在上海成立,近70位商界領袖、知名學者和媒體朋友齊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校園參加成立儀式。
據悉,中歐中國創新中心以"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為指導戰略,旨在建設成為中國創新研究的核心基地以及在華企業交流互動的高端平臺。創新中心將廣泛開展應用研究與外展方案,努力推動學術思想發展、積極影響商業實踐,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進行創新的研究。
中歐國際商務學教授馬科恩對媒體表示,目前中國的創新現狀,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擁有很好的創新優勢--國內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市場空間非常大、各級政府對企業創新又給予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但同時,中國企業的創新之路才剛剛起步。
面對創新一般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馬科恩教授指出,中心重點是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而創新從三個方面來看,一個是新產品開發,這個新產品的開發的創新是大部分的創新。第二個創新是一個流程的創新,是一些產品包括一些服務在流程上的創新。第三個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這個是一個公司對整個商業模式的一個改進,通過這個改進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中歐的創新中心不只是在產品創新這方面,中心將從這三個方面整合來去看的。
馬科恩教授認為:"中國企業被普遍認為缺乏創新。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說到創新企業,大家最先想到的會是產品創新,例如蘋果公司。目前,中國公司的確還沒有像蘋果一樣在個人消費品領域的重大創新。但在一些其他領域的創新,中國企業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如對現有技術和商業模式進行有效改進。中國在這方面的創新使其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為其他企業未來實施重大創新打下了扎實基礎。"
據中歐管理學教授葉恩華(Dr. George Yip)介紹,創新中心團隊將包括中歐的資深教授和研究人員,并會邀請一些中歐之外的優秀學者加入其中。"將來我們的研究成果將用白皮書或者出版物、論壇、研討會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 葉恩華說:"中心還將在研究方式上努力創新。我們將攜手企業贊助商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比如公司可以派遣年輕的'高潛質'高管(HiPo),以兼職身份和我們組成項目團隊一起開展研究。"
據了解,創新中心得到了飛利浦、阿克蘇諾貝爾、殼牌和帝斯曼四家荷蘭企業的資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