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涌趕集網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2001年畢業于耶魯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專業碩士學位,曾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此前畢業于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專業。
周華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總裁,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生,是我國第一批交流項目的學生,在澳大利亞建立起了自己龐大的商業王國——亞太投資集團。
青年匯
對話成功者
每年三四月份,在求職大軍之外,也會有不少人開始在籌劃個人創業了。他們有沖勁,有想法,但是大多數人對于創業的結果并沒有多少底。
近期,本報記者在天津大學與兩位創業成功的企業管理者——趕集網CEO楊浩涌、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總裁周華進行了一番面對面交流,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提供了很多創業思路,其中不少觀點值得創業者深思。
楊浩涌 提前想到5件事
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做起
把創業計劃想得很大,這是很多創業者的通病,他們為創業設計了很多附加條件和結果。比如說,如果我能找到哪些投資人給我投資金的話,這個項目我就能做到多大;如果我還能找到某某人剛好可以幫我做這個事情的話,我可以達成怎樣的目標,達成這個目標以后我又會怎樣怎樣。
他們實際上不是在考慮如何創業,而是在想,把這個創業計劃做好,我將來就能掙十幾萬、幾百萬。但是,現實真的如此嗎?在你過多的思考未來的時候,你可能忽略了很多機會。這些機會可以讓你每個月只能掙到幾千塊錢或者一萬塊錢,但是它很扎實,你的優勢也很明顯。
我覺得創業真正的思路應該是: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做起,要想到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我能學到什么東西。
選擇啟動資金較低的行業
在傳統行業搞技術的出來創業不太普遍,但是在互聯網領域這方面的例子很多,而且成功的例子也很多。這是因為在傳統行業中創業的啟動資金往往比互聯網領域要多一些,而且在創業初期融資流程并不是那么順暢,錢的問題是任何一個創業者都不能回避的。
互聯網領域的門檻較低,我2005年創辦趕集網的時候,啟動資金只有80萬元人民幣就做起來了。而且互聯網領域的融資行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更為健康、規范。你在互聯網方面有一些好的點子,就會有人去關注,愿意給你投錢,組建團隊,融資,直到將來上市。這種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融資成功的概率要比其他產品要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