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贏的心態。市場活動的順利開展,表現為一個營銷價值鏈的有效傳遞。作為供應商、制造商、經銷商、分銷商、終端商等,根據各自在鏈條當中所做貢獻不同,合理取酬,但中國任何一個環節斷裂,都會導致產品流的停滯,從而讓產品銷售遇到阻斷或者障礙。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經銷商要想持續地賺錢,賺大錢,就一定要具有共贏的心態。所謂共贏的心態,一句話就是大伙都有錢賺。首先,經銷商一定要讓廠家賺錢,不要動輒就向廠家獅子大開口要政策,要學會向市場要資源,要善于整合和利用下游渠道的資源,廠家有錢賺,才能更新設備,加大研發力度,生產更好的產品,經銷商才能有精良的“槍支彈藥”,去參與市場角逐。
分銷商、終端商也要賺錢,人無利不早起,只有幫助下游渠道掙錢了,他們才能主推你的產品,才能把你放在心上,才能提供給消費者更滿意的服務,才能增強顧客的重復購買,市場才能長久。因此,經銷商千萬不可只管自己賺錢,而不管下游客戶死活,經銷商與下游渠道其實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只有大家都掙錢了,市場才能長治久安。
大眼光、大格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經銷商要想會賺錢,賺大錢,還需要具有做大事的眼光,具有操盤大市場的格局。要不為單純地掙錢而掙錢。態度決定高度,眼界決定格局,當一個經銷商老板能夠真正地脫離小生意人的境界,擺脫一味營利的勢利眼光,擯棄低級趣味,真正地把運作市場當成一種實現自身價值的事業,把實現當地市場的繁榮當成自己光榮使命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經銷商老板是“錢途”無量的,就象當年的金六福的老板吳向東,雖然他也是一個純粹的經銷商,但吳向東卻放眼全國市場,帶領全國上千家分銷商一起,做大了市場,做大了品牌,從而成為了“中國第一賣酒郎”。因此,大眼光才有大市場,大胸懷才有大格局,經銷商一定要有做大市場的魄力,擁有勇當區域、行業、品牌第一的信心,這樣,目標產生動力,經銷商才能放眼未來,才能規劃自己的發展戰略,穩扎穩打,而不是妄圖一夜暴富,一口吃個胖子,從而做出違反市場規則、國家法令的事情來。曾經發生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不僅讓行業蒙羞,也讓一些當初抱著僥幸心理投機市場的經銷商很受傷,它告訴經銷商朋友,經銷產品,運作市場,必須要著眼未來,企圖鉆法律空子、市場空子的投機主義,必定做不大、做不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