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交易等行為亟待規范。由國家工商總局起草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日前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一條是個人開網店要實名注冊登記。消息傳出后,引起網友特別是網購經營者們的熱議。
網購上當難維權
前不久,李老師連同他們學校的14名老師,統一在一家網店買了金士頓8GU盤14個,對于U盤質量其工作人員口口聲聲保證是正品行貨,但當他們付款拿到U盤后,發現該U盤根本存不了大文件。李老師打電話到那家網站店鋪,工作人員卻改口稱他們根本沒賣正品行貨,而是高仿真U盤。事后李老師多次和他們交涉,但他們的QQ一直都未上線,李老師這才發現他們上當了。
李老師感嘆,在實體店鋪買東西,如果買到殘次商品,還可以想辦法退貨,可一到了網上,就傻眼了,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復雜。很多店主都是用網名,消費者無法知道店主的真實身份,遇到問題很難解決。
許多消費者都有李老師類似的遭遇。莊先生在一家網店購買了一臺手機。剛拿到第二天,手機就壞了,打去電話,店鋪工作人員態度極為惡劣,說莊先生人有問題,不是手機有問題,不給莊先生退貨或換貨,只維修或升級。莊先生為此深感苦惱。
網店實名制浮出水面
如今,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程度日漸提高,與此同時,網絡交易蔚然成風。網絡交易的方便快捷以及低成本等優點備受消費者青睞。據目前國內最大的網絡零售平臺淘寶網監測顯示,截至去年6月,注冊用戶已經達到1.45億,2008年實現年交易額999.6億元人民幣,其中57萬人在淘寶網開店實現就業。而去年10月9日當天,接近8億人次逛了淘寶網,而這8億人次也為淘寶網帶來了6.26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創造了中國網購史的日交易額最高紀錄。但是,隨著網購生意的日益紅火,網絡糾紛與網絡欺詐行為也層出不窮。呼吁網絡交易立法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近日,我國第一個網絡交易管理規范終于在網民們的期盼中浮出了水面。由國家工商總局研究起草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為了規范網店經營行為、有助于消費者維權,工商部門擬出一條“新規”,“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應當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