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決定了創業者能不能按時支付得起每月固定的費用開支,能不能有支持公司業務正常運營的成本投入,能不能有新的利潤用于擴大規模,能不能避免負債經營所產生的副作用,所有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生存就是資金成了過路財神,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生存就是虧了盈,盈了虧,盈了又虧。只有當贏利成為穩定的現金流,只有當你確定一種能真正持續為企業帶來利潤的商業模式之后,創業才算結束,才進入到發展階段。
功利的,才是真實的
柏拉圖說過,在人的心中,有兩匹馬,一匹是情感的野馬,一匹是理智之馬。對于創業者來說,心中也有兩匹馬,那就是功利與理想之馬。
《基業長青》告訴我們,只有高遠的追求才能導致企業的 持續發展,于是我們的心中充滿了理想國的夢想,期望通過創業造就一個完美的企業哲學。但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功利的,才是真實的。粗放的管理,卻因為抓住了賺錢、現金流和生存的主題而有效;完美的管理,卻因為沒有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而流產。理想主義的豬與結果導向的豬的故事事實上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什么樣的創業者才能真正成功,而什么樣的創業者最終只能是堂吉柯德般的“英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