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泰州,有這樣一個感人故事:一對青年夫婦為給腦癱幼女做康復,不惜四處求醫問藥,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而且還欠了親朋很多債務。然而,他們卻開辦了兒童腦癱訓練班,不僅為自己的小孩治病,還為更多的腦癱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讓這個家庭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動力,便是泰州海陽農商行的特色貸款支持。
在泰州,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泰州海陽農商行董事長陳飛欣慰地告訴記者,近年來該行先后推出了青年創業貸款、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221”幫扶貸款、農民合作組織貸款等特色貸款,為近500戶發放貸款,貸款余額1.5億余元,成為廣大農民創業致富的有力推手。
創新特色信貸模式
農民創業貸款,打工仔成了小老板;農合組織貸款,串起農民致富鏈
農民創業貸款是海陽農商行為支持農民創辦中小企業、為個體戶開啟“綠色通道”給予一定利率優惠的專項貸款。
海陵區城東街道漁行村前進組村民于明華原來在外地從事煤炭業務。兩年前,返鄉歸來的他想創業又苦于資金短缺,海陽農商行“農民創業專項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明華拿到10萬元貸款后,投資興建了蛋雞養殖場。經過兩年打拼,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年產雞蛋547噸,產品銷往上海等地各大超市。由于生產形勢喜人,海陽農商行又追加貸款50萬元。有了海陽銀行的信貸支持,于明華對養殖前景充滿信心,他準備再擴建雞舍3000平方米,增加蛋雞2萬只。
近年來,海陽農商行在傳統信貸服務基礎上,著力創新信貸產品、方式和營銷模式,開發了農合組織的專項貸款,并先后推出了農村大戶生產經營貸款、“公司+農戶”生產經營貸款等。為適應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他們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積極發展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聯保組織,大力推廣聯保貸款方式。對有產業支撐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凡5戶及以上均可組建聯保小組,10戶及以上可建立信用共同體,并按單戶信用等級和經濟實力分別確定授信總額與單戶貸款額度。
江蘇騰龍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泰州市首家苗木合作社——高港區綠海花卉苗木產銷合作社,其社員獲得該行貸款50萬元,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合作社社員由成立之初的56戶發展到200多戶,苗木面積由900多畝發展到2000多畝,帶動周邊260戶農民致富,解決了200戶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
截至6月末,農商行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91家,累計發放貸款5.6億元,貸款余額達2.9億元。同時實行讓利扶持,在執行利率的基礎上少上浮30%,讓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戶得到近百萬元的實惠,由此帶動了5300戶農戶增收致富。
發展不忘幫扶責任
“221”幫扶貸款項目,使龍頭企業帶動千百農戶圓了致富夢
從2008年起,海陽農商行用3年時間實施了“221”幫扶貸款項目。“221”項目是指:全行22家黨支部通過信貸資金支持、提供致富信息、介紹就業等多種途徑,3年內幫扶2戶社會弱勢群體、2戶有創業項目但無資金的人群、1戶能帶動多數農戶就業的農業龍頭企業或農業產業化項目,讓貧困戶的生活得到改善、創業者得到成功、農業項目得到發展。
泰州梅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他們“221”幫扶貸款工程中重點支持的農業產業化項目。該企業從事食品深加工行業,年加工蛋品3500噸、畜禽2400噸,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1.5億元,解決210名農民和下崗職工再就業,為這一群體增加收入130萬元。一年來,海陽農商行累計對該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5億元,使之增加經營品種,提升產品檔次。企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家禽養殖基地,目前已擁有雞、鴨、鵝養殖戶1000多戶,有效地解決了海陵區廣大畜禽養殖戶的銷路問題,引導和帶動了一批農戶專業從事畜禽的飼養,消化了海陵區大部分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一個農業龍頭企業的后面連著的是千百戶農戶,幫助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就能帶動這些農戶走上致富路,農商行做這樣的事義不容辭。”陳飛說。
3年來,海陽農商行累計幫扶55戶農戶,發放幫扶貸款6602萬元;走訪慰問困難戶42戶,發放慰問金2.6萬元;給有創業需求而無資金的幫扶對象發放貸款409萬元,利息優惠3萬元;對有農業產業項目的幫扶對象發放貸款3297萬元,利息優惠8萬元,同時帶動了468戶農戶就業。這些數據是眾多農民圓了致富夢的有力證明,也是海陽農商行辦行理念的最佳寫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